第十章 浮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九月八日晚,王家峪生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大队书记杨少文正在做工作动员:“社员同志们......现在有许多公社都在‘放卫星’,我们公社也不甘落后,要求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为响应上级号召,大队党支部决定,在你们生产队放一颗大卫星,就是要培育亩产超三万斤的水稻‘卫星田’......”
    发财听到这,随即站起来问:“杨书记,你见过亩产超千斤的水稻吗?”
    “现在是人民公社了,我们必须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奇迹。这项任务很艰巨,由我亲自挂帅指挥,大家有信心吗?”
    “有!我们一定完成任务。”王红兵右臂高高举起向书记表决心。
    “很好!还是王红兵思想觉悟高。
    连续几天的创建“卫星田”工作,让彩云感到很疲惫。晚饭后,倒到床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熟睡中的彩云一觉醒来,听到滴答滴答的响声,她敏锐地意识到下雨了。
    她坐起来看了看,发现房屋多处漏水,床上的被子有两处被雨水淋湿了。
    彩云见四个孩子睡得正香,她喊醒了发财,想把床挪到不漏雨的地方,让孩子们睡个安稳觉。
    找了半天,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只好用水盆和水瓢承接漏雨。
    四个房间内摆满了接水的碗和瓢,床上接水的水盆被孩子们翻身掀翻了,水全部扣在被子上。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睡觉,彩云坐在床上,用手举着水盆承接房屋漏下的雨水。
    发财看了心里很难受,彩云和他结婚八年了,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可彩云从来都没有埋怨过他。
    发财在心里合计,秋后把两头猪卖了翻盖房屋、让一家人有个不漏雨的窝。
    “卫星田”开镰收割的那一天,县、乡领导到现场进行监收监打,一些媒体记者也前来采访,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前来观摩。
    密密麻麻、一层又一层金灿灿的稻穗堆满了“卫星田”,收割从上午开始,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经现场脱粒、过磅,一共33159.2斤,队长王红奎当场宣布,水稻“卫星田”亩产30145.1斤。
    现场立即响起一片掌声,领导们分别与大队书记杨少文和队长王红奎握手祝贺,请他们介绍经验和体会。
    杨少文说:“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了金凤凰,舍不得千斤种,收不到万斤粮,密植最重要。”
    记者们忙着采访,几个农业专家询问有关种子、深耕、密植、施肥、通风等技术问题,王红兵一一做了解答。
    专家们听了仍感到疑惑,还想继续追问,站在一旁的陈发财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别听他胡说八道,全是骗人的把戏。”
    记者、专家和领导们闻声追了过来,把发财团团围住,记者们争先恐后请他接受采访。
    大队书记杨少文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目瞪口呆,一下子懵了,不知所措。
    彩云见状立即上前拉着发财对大家说:“对不起,他是我丈夫,他这儿有问题。”彩云指着自己的脑袋说。
    大家明白了,原来他大脑有毛病,随即散去。
    发财低着头跟彩云走了,他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围追。面对记者的逼问,他瞠目结舌,头上直冒冷汗,彩云过来拉他走,正好给他解了围。
    第二天晚上,大队组织在西晒场放电影,彩云背着狗蛋,全家出动去看观看。
    听说放电影,周边的人都赶过来,整个西晒场挤满了人,连草垛上和房顶上全部坐满了人。
    电影原定七点半开始,由于片源紧张,几个放映点需要跑片。直到快八点时,片子还没到,杨书记找到彩云:“彩云,大家提议让你给同志们唱首歌,你看怎么样?”
    彩云问:“可以,您看唱什么合适?”
    杨书记道:“就是娱乐,唱什么都行。”
    “好的。”
    周边几个村都知道彩云嗓子好,唱歌好听,只要有什么活动,都希望能听到彩云唱歌。
    “各位请注意,片子正在路上,一会就到,利用这个空闲,请张彩云给大家唱首歌,大家欢迎!”杨书记拿起铁皮喇叭筒,站在一个比较矮的草垛上向大家喊话。
    彩云也站上去对大家说:“我给大家唱一首《马路天使》的插曲《四季歌》,希望大家喜欢”: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
    彩云的歌声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在起哄,有的人吹起了口哨“唱得真好!”
    “这歌声就像她人一样美丽动人!”
    “彩云,我爱你!”
    “再来一个!”
    杨书记见状,赶紧喊了一嗓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