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百六十七章回忆当年(第1/2页)
聊到这里,朱高炽主动朝黄易问道:“姨夫,既然您觉得皇权也有优势,能否指点高炽,如何才能让大明在皇权之下,发挥出足够的优势?”
黄易沉默了,因为这个问题他在四十年前就思考过,但事实证明太难了。
朱高炽还以为对方不愿意,所以一直沉默。
“是高炽孟浪了,请姨夫不要为难,我只是想让大明百姓过得更好,没有想跟中原争雄的意思。”
黄易摆手道:“不,不是因为这个。”
“其实你这个问题,四十年前我就思考过。”
回忆拉到当年刚回大明的时候,黄易不禁唏嘘道:“当时还没你呢。”
“那年我跟你大姨游历南越刚刚回来,带着三岁的蓉儿在黄河岸边救治瘟疫。也是那时遇到了你太子大伯,开起来我和大明朱家的缘分。”
……
不知不觉,黄易竟然耐心的给朱高炽讲起了当年的遭遇,事无巨细,从黄河岸边,讲到京城开医馆,甚至路上遇到年轻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下棋的事都有。
朱高炽感慨道:“道衍大师数月前圆寂了,他临终前派人把您的那本手书送给了我,而且还提醒我小心两个弟弟。”
“唉……一切仿佛都被他料中了,不久后老二老三果然聚在一起密谋害我。”
“有时候真的不敢相信,像您和道衍大师这样的顶尖智者,分明是足不出户的隐士,却可以洞悉世事,料敌**里之外。”
“道衍大师虽然是大明军师,但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而且近年一直卧病在床,足不出户,他竟然可以预料到老二老三要害我?”
黄易笑着说道:“就如打仗一样,百夫长考虑的是阵前厮杀的勇猛,将军考虑的是粮草地形,而三军统帅就要考虑士气国力。可真正决胜往往在庙堂谋划,上兵伐谋莫过于此,因为一切都要基于敌我双方的人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理。”
“道衍和尚看着你们兄弟三人从小长大,而且他比你们父皇更有优势,因为他是旁观者。”
“你们父皇碍于父子亲情,只想着平衡儿女关系,却无法客观对待。”
“但旁观者清,老和尚的睿智就在于此。”
朱高炽叹息道:“姨夫,我们三个是亲兄弟,您是亲历者,当年我们三人同时落入敌手,险死还生,那是过命的亲兄弟……”
过命?
黄易嗤笑道:“也就你还记得当年。如果另外两个也记得,还会有今日之事吗?我差点被朱高煦炸死在倭国。”
额……朱高炽尴尬的沉默了,是啊,老二真不是个东西,救命恩人都下得去手。
黄易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人呐,都是会变的,我们虽然不愿承认,但却不得不接受。”
“你的两个弟弟在你心中很好,那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血脉亲情。可如今你们都各自成家,他们争斗未必单纯的为了私心,或许是为了下一代。”
“换做是你呢?如果不是为了大明江山、不是为了你儿子,你愿意让出太子之位吗?”
当然……
朱高炽脱口而出!
随即他就反应过来,是啊,兄弟三人都长大了,一切的决定未必是自私,或许是在为儿女作谋。
“就像当年我跟你皇爷爷闹掰一样,封我逍遥侯、送我宰相府邸,是因为我救了两位皇孙的命。但他派人举国追杀我一家的时候,可从没提过当年的救命之恩。”
朱高炽惊讶道:“姨夫,皇爷爷当真只是为了保秦王二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六十七章回忆当年(第2/2页)
黄易哈哈大笑,“当然不是,他是为了朱家江山。一开始皇帝重用我,是因为我虽然表现出才能,但也表现出臣服,一个能够被皇权驾驭的人才,这才是皇帝需要的。”
“但后来因为秦王朱樉事件,你皇爷爷看到了我的桀骜不驯,在我眼中有江山、有百姓、有天下,唯独没有朱家,没有对皇权的敬畏。”
“所以他察觉到了危险,害怕将来我成势之后颠覆朱家江山,所以拼着不要五十年繁荣,也要杀了我这个异数。这就是帝王心术!”
朱高炽沉默了,惋惜的说道:“可惜了!姨夫,假如没有二伯的事,您还会颠覆大明吗?”
黄易笑了笑,“从未想过,当时遇到你太子大伯的时候,我就在想,要保护好他,跟他一起把大明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开创一段青史留名的佳话。奈何天不遂人愿……”
随即他接着讲述了当年开了医馆之后的岁月经历,看似是在给晚辈讲故事,实则是在整理自己的回忆。
许多回忆大约三十年没想起了,自己已然老迈,或许哪天得个老年痴呆就全忘了。
静静的听着黄易的讲述,朱高炽仿佛回到了当年,身临其境一般。
“当年真好,您虽然不是身居高位,但却深深影响着整个大明,对内推动了一条鞭法,对外打退了故元……甚至连整个皇室的人身健康都有您的保护,皇爷爷糊涂啊!”
“若能一直这样下去,您可以辅佐大明五十年繁荣,甚至能指点未来五十年强盛,大明至少有百年风光,偏偏怎么就出事了呢?”
“皇祖母、大伯父他们难道没有劝阻吗?为了一个昏庸秦王,不值当的!”
黄易嗤笑道:“傻孩子,我说过了,帝王心术,你皇爷爷根本不是为了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你皇祖母、大伯父自然是旁观者清的,如果单纯是因为秦王朱樉,他们当然可以劝住。现实是,皇帝一意孤行,谁来都没用。”
“后来你大伯父看清了一切,面上不说,心中是痛苦的,夹在挚友和父亲之间,他无地自处,旧疾复发英年早逝,一半是累的一半是气的。”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概你就开始记事了。”
说到这里,他拍着朱高炽的手臂,语重心长的说道:“高炽,皇家无私事,但皇帝有私事。唯一重要的私事就是子女的教育,千万不可疏忽。”
“我二十年不出门,这一趟出来去了次南方,见到了你那不成器的二伯,谁能想到当年我们二人仇杀不止,暮年竟然能坐下把酒言欢兄弟相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到。”
朱高炽惊呆了,“姨夫,这怎么会?别的不说,就他害死大伯的事,您也绝不会忘了吧?”
黄易唏嘘道:“是啊,永不会忘。可你大伯临死前留下话说不让我报仇的,否则你觉得他朱樉能活着当上摄政秦王?”
“我想,太子大哥在天之灵,也想看到一个浪子回头的弟弟吧?”
“谁都没想到,二十年后,你二伯的几个儿子竟然兄友弟恭,亲情方面比你们兄弟三人强多了。”
朱高炽满脸错愕,真的假的?这怎么可能?
随即他又释然了,当然是真的,若不是兄弟情深,人家一个太子,宁肯放着皇位不去继承,也要跑来先讨债吗?
国不可一日无君,换做是旁的太子,谁敢保证这几个月不会出变故?万一耽搁了回去即位,被人扶持其他皇子抢先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