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交人当抛一片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六章交人当抛一片心(第1/2页)
    单大良原本希望,贾雨村坐在车轿上,自己坐在车把式旁边的车辕上伺候回话。
    贾雨村不坐车,单大良自然也不能坐车辕了,只跟在贾雨村身后,随着软轿前行。
    贾雨村脚步轻捷,身形挺拔,走得毫不费力。单大良虽额头见汗,两腿发软,却也一步不落。
    轿两边的婆子,每走一段路,就上车换两人下来,换到第三次时,张月如和雪雁坚持下车了。
    林黛玉听见张月如来了,微微挑起轿帘,递出一把扇子来。却不料靠窗子最近的是雪雁。
    雪雁看着扇子,呆呆地说了句:“小姐,我不热,你留着自己扇吧。”
    林黛玉又羞又恼,哼了一声:“呆头雁!”把扇子又抽回去了。
    贾雨村看着这一幕,又好笑又有点温暖,咳嗽了一声:“这天儿还怪凉的。”
    单大良已经走得满头是汗,赶紧附和:“贾老爷说的没错,已经入冬了,开始冷起来了。”
    此时荣国府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单大良松了口气,瞬间觉得两腿酸软无比,今天晚上看来得自己睡了。
    到了正门口,抬轿的四个壮汉停轿垂首后退,门里出来了四个十几岁的小厮,抬起轿子,却往角门走去。
    单大良弯腰伸手:“贾老爷,我家的送林姑娘去见老夫人,从角门走方便。
    您随我从正门进,二老爷在中堂书房等您呢,贵仆自有人带去歇息,无需挂心。”
    单大良见贾雨村如此礼待瞎老太太,便也格外郑重,向贾雨村说这一句,有道是礼多人不怪。
    贾雨村正要起步,轿旁的张月如向贾雨村招手,贾雨村走过去,林黛玉隔着轿帘,塞出一本书来。
    “先生,这是我父亲让我到荣国府后交给你的,里面有他给你的谢礼。
    你……你刚才若是在码头丢下我便走了,这礼物也就不给你了,你也怨不得谁。”
    贾雨村接过来,随手一翻,见里面夹着两张一千两的银票,还衬着一张纸,只有八个字,正是林如海笔迹。
    “君子之交,千金一诺。”
    贾雨村哈哈大笑,他自然知道,林如海提醒他千金一诺,两千两自然就是两诺了。
    一诺是将林黛玉安全送到荣国府,另一诺,就是他答应过林如海的,要照拂林黛玉,不让她受委屈。
    “去吧,去吧,你们父女两个,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呢,不要都赖在林夫人身上。”
    说完后贾雨村想起了些事儿,小声对林黛玉笑道:“见了你那表哥,他若摔玉,你不要哭,那玉是神物,摔不坏的。”
    林黛玉不解其意,忽闪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贾雨村,贾雨村也不多说,挥了挥手。
    林黛玉的轿子远去了,贾雨村直到看着轿子进了角门,才回过头来跟着单大良往大门里走。
    荣国府大门的门子们,被贾雨村的气势所夺,都垂首站在一旁,等贾雨村过去才敢窃窃私语。
    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在贾府门前这样大笑的人了,此人看起来官就不大,可这偌大的公府之门,居然镇不住他。
    贾雨村随着单大良走进正堂,荣国府是国公府规制,这正堂之大,百人装得下。
    正当中一张八仙桌,一把太师椅,对面一溜三排的座椅,左侧有一耳房,陈设简单,只摆了一张胡床,让人存放衣物之用。
    这就是当年国公府有重大庆典,例如国公爷寿辰,门生故旧门前来拜望时才启用的地方。
    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指的就是那些门生故旧上门道贺时,将随身携带的笏板放在耳房的胡床上,能堆满整张床的意思。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毕竟有资格手持笏板的,都是能上朝的官员,基本都在五品以上。
    何况笏板才多大,要堆满一张胡床,需要多少块?官员们是来拉关系,又不是上朝,随身带着笏板干什么?
    这就是艺术的夸张了,可历史上这种事儿还真不全是瞎编的,艺术源于生活。
    据说乾隆朝的时候,福康安权倾朝野,门生故旧遍布全国的军队,连家奴当将军的都有几十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交人当抛一片心(第2/2页)
    当他过寿之时,来祝寿的武官们来了不知多少人,光是随身携带的马鞭子,就堆满了两张床!
    由此可见,荣国公当年虽不及福康安,但在大康朝也是威名赫赫,四王之下,八公之首,名不虚传。
    有人可能认为宁荣二公是平级的,而且宁国府还是族长,会不会更高点,其实并非如此。
    从府邸规制看,荣国公府更大。古代建筑都是要符合身份的,这就很明显了。
    何况荣国公第二代仍然是荣国公,而宁国公的第二代已经变成了一等将军,也说明荣国公的爵位更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