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闻言,赵大皱了皱眉:“怎么,现在相信赵书记的话了?”
“之前不还说赵书记杞人忧天吗?”
赵匡义只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低下头,轻声嘟囔道:“赵书记之前不也不相信梁王是神童吗?”
“而且大哥你虽然嘴上不说,但你内心不同样不相信吗……”
赵大皱了皱眉,沉声道:“你说什么?”
赵匡义连忙找补:“没什么,就是好奇,即便梁王是神童,可他为何不喜兄长你啊?”
“你与他并没有什么接触?”
赵大摇摇头:“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但我的直觉绝不会错!”
说到此,他不禁又想起了在酸枣门时,郭宗训向他投去的怪异笑容。
“梁王虽然小小年纪,但我非常肯定,那双眸子里似乎藏着对我很深的敌意……”
赵匡义揉了揉额头:“可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不成是知道兄长你与其他武将交好,甚至结拜的事……”
见赵家兄弟二人纷纷陷入沉思,赵普的神情也愈发凝重了起来。
按理说,一个六岁稚子的不喜,哪怕是个神童,也绝不至于引起他们如此大的担忧。
但他很清楚,这些年明公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与众多武将交好,更是有九个结拜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真是神童(第2/2页)
而且他们个个都在军方身居要职。
这些事情是绝不能让陛下知道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君王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皇帝轮流坐的乱世,武将在皇帝眼皮子下抱团结拜,这本就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一旦陛下知道了,他们这些人,包括他赵普,必会遭到清算!
所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必须考虑在内。
这也是为何明公赵匡胤这些年会愈发的谨小慎微。
他知道,赵匡胤虽然从不表露心迹,但此刻肯定为此担忧!
于是开口说道:“明公,衙内不必如此担忧,与武将交好、结拜的事情梁王和陛下肯定不知道。”
“否则以陛下的性格早就已经对明公有所行动了。”
“最坏的可能也顶多是有一些风言风语让梁王知晓了,但他肯定也拿不出证据。”
“所以,现在的关键还是多多立下功劳,牢牢赢得陛下的信任。”
“不管怎么样,就算梁王是神童,但只要陛下信任明公,那明公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赵大深深看了眼赵普,但他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赵普是在宽慰自己,更知道赵普是在侧面提醒自己:
如果梁王真的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而对自己有敌意,那这件事就拖不得!
纸包不住火,迟早会有危险!
更何况,梁王还是个真正的神童!
所以,必须尽早想办法未雨绸缪……
忽然间,他想起了王溥临走时说的那句“如今看来,那皇子行营都监本应该是你的啊,可惜,真是可惜啊”。
心中莫名涌上一股懊恼:
如果我是皇子行营都监,还用得着如此担心吗……
另一边。
大周皇帝郭荣的寝舱门外,王溥风尘仆仆地赶过来,却发现范质与魏仁浦早已恭候在门外。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你来作甚?”
“好啊,你们两个是不是从御舱出来就直奔这里了?”
“你不也来了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就是想抢梁王老师的位置吗?”
“你不也一样?怎么,只许你来,不许我们来?再说了,谁让你和赵指挥使聊那么长时间的,对了你们都聊了什么?”
“与你们无关,我、我从未见过向你们这样厚颜无耻之人……”
受不了二人的争执,魏仁浦轻声提醒道:“都安静些,吵醒陛下与梁王,你们担当得起吗?”
二人闻言瞬间偃旗息鼓,于是三人都静静恭候在郭荣的寝舱外,一边互相白眼,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寝舱的大门:
什么情况?
不是说午休半个时辰吗?
怎么到现在还没起来……
御舱内。
郭荣躺在床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直到听到自己骨骼发出了“咔咔”声,他才缓缓睁开眼,满脸的舒服惬意。
可不料,刚睁开眼,他却突然吓了一跳!
——————————————
说明:
1、关于赵匡义还是赵光义的问题: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即北宋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没错,就是被现代网友戏称为“高梁河车神”、“斧头帮帮主”、“绝命毒师”的那位!)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因要避讳而改名为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