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推演成文,并开创奇门。
奇门讲究布局,黄帝时代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因为每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十二时辰,全年四千三在二十时辰,每个时辰一局。黄帝的大臣风后精简为一千零八十局。后来姜太公又依七十二候立七十二局。
身为奇门中人,必精研上古河洛天地之数、阴阳五行气运、八卦九宫星宿分野、浑天甲子律历以及道家观天法地效法自然之学说,集理、法、术、功、用等技能为一体。而一旦奇门四门四派合为一体,则倒转乾坤,无所不能。
术士犹豫片刻,点头应允:“贫道姑且答应公公。不过丑话说在前,奇门中人向来生性超脱、飘忽不定,我只能告诉公公去哪儿寻他们,至于这些人愿不愿意跟你进宫,贫道实在无法保证。”
“那个无妨,咱家自有办法。”言毕,“佛像”便没了声音,继续逼上眼睛,坐在那一动不动。
“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
齐云山,道教名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
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等名人学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此刻,冯宝正穿着一身商人打扮的衣服,带着几名贴身护卫,走在齐云山一路蜿蜒陡峭的山路上。平时很少出宫的他发现,刚才这话用在齐云山上再贴切不过了。
眼前的山并不甚高,最高峰也就五六百米,但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之所以到这里,是听那术士所言,来寻一名位列奇门之首的乾门中人。
据传,这位奇人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通读《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后来叹息:“这些书都无法解决生死的问题啊!”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入蜀修行时,奇人遇太上老君指点,传授《太平洞极经》、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并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深受当地百姓拥戴。过了若干年,这位奇人又来到了齐云山,感叹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便在此结庐而居数十载,每日筑坛炼丹,鲜有见客。
这些奇人,一个个身怀绝学,却宁愿把自己隐匿于丛林、寄情于山水,反倒是当今庙堂上那些文武官员,最大的本事就是阿谀奉承、勾心斗角,整体为了一点点权力弄得你死我活……想到这,冯宝心中竟生出了几分敬意,不知不觉加快了步子,想早一些见到那个传说中的隐世高人。
一路腿脚不停,终于来到了山顶,一座高大的道观印入眼帘。居中殿堂牌匾上刻有“佑圣真武祠”几个字,左右各为王灵宫、赵元帅殿,俱雄丽。
中国的道教宫观一般都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布局,设置配殿供奉诸神。而这种对称的布局,也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
已是黄昏,香客不多,一位道童正在打扫院落。
问明冯宝来意,他把众人带到了后山一座木屋前:“施主请在此稍等。”说完便走向木屋。
屋门紧锁,透过薄薄的窗纸,依稀可见里面跃动的香烛。
过了一会儿,道童出来了:“师父有话,近日清修,不便见客。请施主自处。”
“谢谢小师父,请转告你家尊师,咱家过几日再来拜访。”说完,冯宝与众人向山下走去。
过了一个星期,冯宝上山,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
“天地闭,贤人隐啊!”对于这样的境遇,冯宝似乎并不气恼,也不焦躁。
他知道,江湖上确有一些“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的真隐士,他们保持独立独行的人格、追求思想人身的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但也有很多是隐以待时者,他们的内心其实极为渴望功名,只是由于时运不济或机遇不凑,只好暂且隐居。像那姜太公吕尚,当年隐钓于渭水之滨,为的就是钓上姬昌这条鱼;还有那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代刘皇叔来访,便将久蕴心头、构思缜密的“隆中对”一泻而发,其渴望功名之心何等急切。
屋子里这位闭门谢客的高人,到底是前者的真隐,还是后者的假隐?身居宫中这些年,冯宝相信自己的眼睛,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只要见了面,一切自然就有分晓了。
就这样,差不多每隔七八日,冯宝就会上一次山,来来回回大概跑了四五次,结果都是吃了闭门羹。
一个雨后的清晨,冯宝再次来到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