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8 章 备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8章备嫁(第1/2页)
    “这孩子还是这么精,我们和赵家被他算计的明明白白。”
    “是啊,从他蛰伏多年隐忍他爹,后来一举果断断亲,又进了赵家,便知道他不是个简单的。
    你看自从断亲后他对萧平一家的态度,杨氏算是厉害的吧?在他手里硬是一个铜板没捞着。
    还有萧平和两个不同娘的弟弟,萧雷的心狠着呢,都说猎户心肠硬,他小小年纪就能靠打猎养活自己,你想想他的心有多硬?”
    “我们就这么算了?”
    “等他考上秀才想脱离赵家了自动会来找我们,他给自己找退路对我们萧族何尝不好?我们也不用担风险是不是?”
    族长的分析大家深觉有道理,“既然如此,我们便等他府城归来再做决定。”
    “我觉得不妥,萧雷如果是你们说的那种小人,老大夫为何如此袒护他?为何能在他受伤时候衣不解带照顾他那么久?那时候可是免费的,萧雷穷光蛋一个。
    还有,不说这两年他学习怎么努力,单说大树不是傻的吧?他若是品不好朝夕相处难道他们真看不出来,一个人不至于善于伪装到这程度?
    赵家明知道两人还未成亲,却愿意他去考童生,考秀才,为啥呢?还不是相信他。因为相信他,这些年来全力培养他。
    再有,你们看他对萧平一家不管不问,可是老大夫一家呢?新房子有了,不是紧急病症大夫已经不出诊了,听闻萧雷每月给他银子养着他。
    他曾经说过要给老大夫养老,我们只是听一嘴,人家有儿子,实际呢?他确实在给他养老,就算银子是赵家出的,人赵家愿意也是萧雷的本事。
    萧平一点好处捞不到说明啥?说明萧雷耳根子不软人也不蠢,做事还很有自己的主张,他的好只对他认为值得的人,对他好的人。”
    堂屋安静了,仔细听听很有道理,非常有代道理,所以萧雷不是把赵家当垫脚石,人家是心甘情愿做上门。
    不是,怎么可能有男人会甘心孩子不跟自己姓呢?
    不可能!
    “不会吧?萧雷不像是个死心眼的人啊?”
    “我们跟他熟吗?这些年明知道他受罪,我们有人管过他吗?”
    屋里再次静默,他们跟萧雷真的不熟,以前看不过也只当是人家家务事。
    还有是害怕,跟他亲近的都被他克死了,谁还敢帮他呀,怕自己命太长?
    尽管清楚是杨氏编造的,骨子里其实是信的,确实,疼他的人全死了。
    萧安不确定的反问自己,他想岔了?人家真心不想来,不想搭理他们?
    良久,族长开口,“如果他中了秀才,回来依旧要进赵家门,我们该当如何?”
    “到时候要不再好好劝劝,现在人家确实没空,他本就念书时间短,眼瞅着要考试了,肯定压力很大,我们还找人家唠些有的没的,他不想来也是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28章备嫁(第2/2页)
    时间,对马上要考试的人多重要。
    “这事先放放,等他考试回来再说。”
    “先放放吧。”
    王氏自从回家后上窜下跳,忙着给茹心找婆家。附近的村子都不太可能,她只能往远了找,每天天不亮便出门,天黑才一身疲惫的回家。
    赵茹心一点没领情,娘的做派让她觉得很丢脸,好像她已经到了倒贴都嫁不出去的地步了。
    而赵招娣最近则是忙着做自己的嫁衣,过几天便是她出门的日子了,她年岁不小了,因为守孝已经熬成了老姑娘。
    婆家那边就算急也没法子,自古孝为先,娘说等她嫁人后首要任务便是怀孕生孩子,她一定要为夫家早点开枝散叶。
    她深深认同亲娘说的,村里跟她一样大的孩子已经会跑了,而她还未成亲。
    她的嫁衣是一块大红布,求了娘一年才给她买的,毕竟年纪大了才出嫁,不体面点怎么行。
    她不打算绣花了,来不及,娘昨日才买给她,只要缝制成嫁衣便可以。
    这两年她悄悄攒下一两多的私房,等嫁人那日,全部带回夫家去。
    她的夫家虽然日子还可以,可是兄弟多,有四个,到时候分家后他们也分不到多少东西,自然现在带过去的银子越多越好。
    娘说会给她准备一两银子的压箱底,一床被子,两套新衣,两个铜镯子,木桶水盆,加上男方的聘礼,她的嫁妆已经算是很体面的了。
    李氏其实不想准备这么多嫁妆的,可是这几年闺女确实包干了很多农活,加上村里很多人日子好起来后受赵大树的影响,开始疼女娃子了,出嫁闺女的嫁妆越来越好。
    她现在准备的已经是基本标准了,村尾那几家嫁闺女,可是舍了命的准备嫁妆。
    想起赵老三的话李氏就想喷,啥叫疼闺女会发财,他那是没儿子宠没办法好吗?
    偏偏村里全是眼盲心瞎的,他放个屁都是香的,一股脑的全跟着他走。
    嫁妆攀比比聘礼还厉害,她为了不丢面子硬着头皮添置,当家的也是唉声叹气,气的两宿没睡着。
    嫁个闺女,赔了半年三柱子的花销,实在是太亏了。
    希望招娣是个有良心的,以后孝顺他们一点。
    “当家的,招娣嫁人后就该张罗大柱子的亲事了。”
    “一桩桩的全是事,”赵大勇烦躁的抓了几把自己脑袋,“今年赚的银子不够花销呀,出嫁娶儿媳妇全是钱,等大柱子成亲家里又要多口人吃饭。”
    谁说不是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