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顺昌逆亡乱士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门上已经贴上了封条,沉寂暗哑,透出森然的味道。
    夫妻二人亦步亦趋跟随宫人入殿,恭恭敬敬的行礼,而后端正坐在奉天殿中。
    没多久皇帝太子都走近殿中,李祺能感受到朱元璋和朱标审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这父子二人皆是人中龙凤,在昨天李祺离开皇宫后,父子二人聊到了很晚,最终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整顿天下文人的时机已到。
    而李祺能不能真的接过这份重担,就看今日考验的结果。
    “李祺,咱今日召你进宫,有件大事要吩咐你去做,你可能猜到是何事?”
    李祺心念电转,脑海中迅速闪过他写下的“待君以诚”四个字,这一定是考验,看看李祺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实意。
    “回父皇,儿臣妄自揣度君上,实在有罪。”
    李祺回到京城后,没有恢复从一品的驸马都尉爵位,但身上有从九品的散官,一个芝麻官中的芝麻官,也算是可以自称臣。
    朱元璋道:“你尽管说便是,临安在这里看着,咱难道还会治你的罪不成?”
    朱元璋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之前你李氏涉嫌谋逆,朕都能因为临安公主而放过你,更何况现在?
    李祺这才恭敬道:“儿臣猜测是涉及蒙元旧俗之事。”
    朱元璋有些兴奋的感慨道:“没错!
    大明建极二十四载,咱那么努力的教化百姓,但他们就是冥顽不灵,依旧有凶顽作恶,让良善的百姓不能安心生活。
    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咱大力宣扬朱子之学,倡导贤能之士,但他们还是前赴后继的贪污腐败。
    咱挥起屠刀,却始终杀不干净,咱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臣子就如此的顽劣不堪,不能造就。
    直到你昨日一语点醒梦中人,咱突然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蒙元对华夏的污染太重了!
    李祺,你有大功啊!”
    朕这么多年的杀戮没错!
    虽然朱元璋没这么说,但李祺知道这就是朱元璋心中最想说出来的话。
    由于生在元朝那种对官吏纵容到奇葩的朝代,所以朱元璋对官员抱有本能的恶意。
    再加上没有居中调和的宰相制度,大明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皇帝下场和臣子肉搏的朝代,是君臣关系最紧张的朝代。
    君臣双方之间没有互信,而始终将对方视作敌人。
    朱元璋有开国的威望以及站在历史人类顶端的权术手段,自然把士人当成猪狗一样的杀。
    但即便是他这么凌厉的手段,也改变不了士子的底色,杀了一批,上来一批依旧如此,甚至让士子愈发抱团对抗大明皇权!
    无论朱元璋杀那些士人有多么正当的理由,但政治走到内耗这一步,国家的发展停滞不前,就已经证明朱元璋的方法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顺昌逆亡乱士林(第2/2页)
    但朱元璋是圣明无过的,他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这时李祺出现了,还给了他一个绝佳的理由。
    不是陛下有错,而是现在的这些文人,都是从蒙元时代走来的旧文人,他们虽然学了朱子之学,但却被蒙元的胡俗所浸染,是“不干净”的人,需要涤荡灵魂才行。
    杨靖这个奸人便是如此!
    李祺给出的这个答案实在是太符合朱元璋的想法了。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将李祺召进宫中。
    这个“天赋卓绝、未来或许有用的女婿”已经变成了“可担当大任、且对皇权毫无威胁的女婿”!
    从这一刻起,李祺就不是一颗可以随意丢弃的棋子,而是大明王朝千秋万世的重要拼图之一。
    至于大明的现状是不是真的因为蒙元污染所致……
    正如王五杨叶争妻案一般,是不重要的真相。
    对朱元璋而言,这是统治合法性的构建。
    对李祺而言,这是争夺儒教话语权的战争!
    学术之争,顺昌逆亡,本就如此!
    说是陛前问答,但实际上更像是李祺在奉天殿中为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作学术报告。
    李祺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朱元璋和朱标最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大明有圣天子在朝,却不能开创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治世呢?”
    李祺侃侃而谈道:“儿臣在学习圣人经典时,也潜心重温了父皇的教诲,发现大明的问题便在于有明君而没有贤臣。
    父皇承天受命以来,希望能够和道德高尚、能力出众的贤才一起将这天下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文官们学习了圣人经典却仍然贪腐不休。
    再看大明的将军,一个个嚣张跋扈,无视朝廷的法度,甚至迫害底层的士兵,父皇百般教诲,不忍心抛弃这些人,他们却依旧我行我素,严刑酷法也改变不了他们。
    甚至就连有些普通的百姓,也不理解父皇的苦心,而听信那些谣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