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分省定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年岁渐长,一定会尽快安排李祺,那洪武二十七年的主考官就必然是他了。
    李祺毫不犹豫应下,而后拱手正声道:“儿臣有些关于科考之事的不成熟想法,想要上秉父皇决断。”
    “你且说来。”
    “如今天下儒学,以应天、浙江、江西最为昌盛,所以每科举榜皆是这三地进士最多,北人稀少,这皆是因为三地从蒙元时期就学风昌盛,而北方代代离乱,儒学衰微所致。
    虽然事出有因,但儿臣以为此乃取乱之道也!
    若是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出于江南,那出自北方以及偏远边疆的官员便难以立足。
    大明疆域,远迈前宋,足达四海,是以朝堂之上的官员应当来自五湖四海,而非江南一域!”
    朱元璋听罢先是闭眼而后又猛然睁开,有些事一旦上了秤,千斤都打不住。
    就像是前世若没有南北榜案,可能一直都不会分榜考试,但出现了,就说明问题大了。
    “既然提出此事,想必已有办法,一并道出。”
    “按省分人,譬如今次要选中三百考生,不及审阅,便先定下各省名额,而后按名额分配,必能均衡天下考生。”
    李祺话音落罢,朱元璋眼中便迸出光来,他一听就知道此法之妙。
    此法若是实行,只有浙江、直隶、江西不满意,其余诸省都是满意的。
    既能够平衡朝堂上的士人,又几乎没有什么代价。
    “妙极!”
    朱元璋先是赞叹,而后又瞥向李祺,“你这个北方士人领袖真是尽忠职守,此策一出,江南三省外的士人,皆要奉你为儒宗,对你感恩戴德了!”
    李祺几乎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立刻跪伏在地上,“父皇谬赞,历数贤臣,必有君王信任,才得尽展。
    儿臣罪孽之子,本该归宿于黄泉孽土,放荡于忘川之水,信赖天恩而活,乃至委以学士。
    儿臣文辞之人,上不能统军以卫国家,下不能执政佐邦定国,唯战战兢兢以奉上,诚诚恳恳以侍君,剖心肝胆方不负父皇之惠!”
    罪孽之子、正五品大学士,这是李祺侧面点出了自己的出身和些微的权力。
    既不能统兵,又不能执政这是在说他根本没有造反的能力,他只是个区区文人罢了。
    朱元璋疑虑尽散。
    “明日将临安和穆儿送进宫来,咱有几日不曾见他们母子了。”
    “是,父皇。”
    望着李祺离开的背影,朱元璋缓缓沉吟,“文人没有兵权,造反三年不成,废除宰相后,更失去了统御朝臣之首,所以文人当国最是安稳,兵权要始终握在皇帝手中,就不能让勋贵有功劳,那勋贵……”
    寒意微彻。
    ————
    源远流长的科举制度在明朝焕发了极大的生机,以至于绵延至今,笔者历数了明朝科举史上的重大革新,其中有八次制度性的变革,影响深远,第一次便是由李祺提出的“分省定额”制度,自此而后,科举从全国性的竞争考试,大致转为省内竞争考试,甚至进一步促成了明朝后续的“诸司改省、改土归流”政策。——《文化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