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一次辽东会谈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翌日,襄平城外。
    只见魏哲与诸多郡吏耐心的在城门处等候,华歆、管宁两人也赫然在列。
    名士归名士,礼数终究还是要讲的。
    须知华歆、管宁两人与卢植一样,早年都曾经师从故太尉陈球。
    如今卢植这个同门师兄来了,两人再怎么清高自守也少不得要迎一迎。
    没过多久,远远的便见一身材高大、身穿素色儒服的中年文士驱马而来。
    不过未及众人面前,此人便主动下马带着随从向众人走来。
    待其走近一看,只见面容清瘦、须髯齐整、气质儒雅,好生一个官相!
    魏哲虽然久闻其名,但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卢植。
    此刻见到卢植的庐山真面目,不知为何他忽然忍不住有些遗憾。
    毕竟这么好的身板不去当武将,反而去当大儒,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就卢植的这个根骨底子,便是不操练武艺估计打两三个壮汉都没问题!
    相比之下,卢植的想法就要简单多了。
    或许是因刘虞的评价,此刻卢植怎么看魏哲怎么顺眼。
    未及近前他便笑着与魏哲见礼,连道:“有劳诸君远迎,罪过~罪过。”
    “卢公多虑矣!”魏哲还礼之后却哈哈一笑道:“辽东之民盼君久矣,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了!卢公这一路可还安稳?”
    卢植闻言当即洒脱一笑:“尚好,魏府君莫不是忘了老夫也是幽州人?”
    在寒暄了一番之后,众人这才来到太守府。
    其实魏哲本想替卢植办个接风宴,但被卢植婉拒了。
    于是经过简单的官场会面之后,魏哲与卢植干脆进入书房私聊。
    这也是应卢植所求,因为他觉得安东都护府早一日建立便早太平一日。
    ……
    书房之中,只见两人相对而坐。
    此刻四下无人,卢植便不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
    “足下既然请立安东都护府之策,不知可有什么后续章程?”
    魏哲的奏疏卢植自然是看过的,也知道这个安东都护府的职责。
    不过他现在问的却是那些不方便写在奏疏想法。
    闻听此言,魏哲也没有遮遮掩掩,干脆道:“高句丽立国二百年,非寻常蛮夷可比,其国虽灭,但高句丽人若一日未曾消失,日后必然有复叛之忧。”
    说到这里,魏哲忍不住轻叹道:“若非当前国力不许,其实移汉民填高句丽方才为上策。但凡有五十万汉民移居高句丽,一代之后此处必为汉之郡县。”
    魏哲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一份辽东舆图摆在卢植的面前道。
    “故某虽灭其国,但却并未能诛其心。”
    “这次请立安东都护府,便是想行诛心之计!”
    见魏哲说的坦诚,卢植顿时微微颔首。
    魏哲说的有些他已经猜到了,但有些却未曾想到。
    直到此刻他方才完全相信了刘虞的判断——此人确实有大才!
    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对高句丽地的处理两人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卢植也觉得在处理高句丽地的问题上可缓不可急。
    因为眼下越是急功近利,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当达成了这点共识之后,安东都护府的基调其实也就定下了。
    那就是以招抚为主,先安高句丽人心,然后再分而化之。
    不过在安东都护府治所的问题上,两人却产生了分歧。
    魏哲觉得把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放在国内城最合适。
    刚好城中的诸多建筑设施都齐全,可以为卢植省下不少麻烦。
    然而卢植却不同意这点,只见他眼神深邃的点了点舆图上的扶余国:
    “自本朝以来高句丽虽然气焰大盛,俨然压过了扶余国,但此夷依旧不可小觑!须知当年高句丽便出自扶余国。如今高句丽灭,若是令扶余人趁机侵吞高句丽遗民,必后患无穷也!”
    毕竟高句丽人汉化有难度,可被扶余同化就比较简单了。
    在这方面扶余国比汉朝有优势,二者完全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若是不提前预防,假以时日恐怕蜕变后的扶余国会比高句丽更难缠。
    念及此处,魏哲顿时忍不住皱起眉头。
    卢植见状这才道:“是故安东都护府治所不能离扶余太远,辽山刚刚好。”
    看着卢植所指的地方,魏哲沉吟片刻之后终于点了点头。
    还别说,辽山这个位置确实恰到好处。
    首先小辽水自辽山所出,而后便一路沿西南而下,一路经过西盖马县、高句丽县、侯城县、辽阳县、辽队县后方才与大辽水交汇,于辽河口入海。
    并且襄平城外的大梁水与小辽水也有交汇,彼此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最关键的是辽山所处的位置,正是在高句丽与扶余国的交界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