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土坯房前,孩子们幸福吃着奶糖,一片欢声笑语。
听到秦远的询问,老书记不疑有他,热情朝荒凉的县城东边指了指,笑着说道:
“出了咱这土夯城,往东走2里地,有个干涸多年的河谷,附近找一找,有个破石碑,最大的坎儿井就在那儿。
因为河谷没水,早已废弃多年,有的地方还塌了。”
秦远点点头,朝储物空间里那张简陋地图瞥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精瘦汉子推着木头小车,从不远处营地推来一车羚羊肉。
“老叔,秦领导酬劳的羚羊肉,刚战士同志给我们分了,有350斤哩,快来帮忙码盐风干。”
“就来!”老书记兴奋回一句,乐呵跟秦远寒暄一句,忙招呼娃娃们去处理羚羊肉。
秦远乐得清静,不动声色地出城逛了逛,花了半小时,便找到那干涸河谷。
这里有些荒凉,入目尽是黄沙跟褐色岩石,看不见绿色。
县城里的人全员去帮忙处理藏羚羊,周围空无一人,也没人注意到这边。
秦远在附近找了找。
不多时,便在一块风化的石碑旁,找到一条坎儿井。
坎儿井可以看做一个地下沟渠,用来接引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站在废弃坎儿井入口,秦远朝里瞄一眼,像个黑漆漆的狭窄小山洞,估摸1.6米高度。
拿出那张简陋地图,仔细看了看,这条坎儿井足有30多里,埋白金的地点还真不近。
秦远猫着身子,拿着手电,迈步踏进坎儿井。
除了一条主干道,里头还有一条暗渠,即使借助了储物空间,秦远也是折腾到天黑才满载而归。
一块块白金锭足足占据储物空间0.6个立方...
荒凉的罗布泊沙漠,漫漫黄沙一望无垠。
上午,伴随着阵阵机头螺旋桨“嗡嗡”的旋转声,一架运-5小飞机在空中急速飞行。
驾驶室内。
秦远盯着仪表盘,拉动操纵杆,熟练地控制飞机方向。
副驾上,飞行员小张瞧着飞机平稳飞行,夸赞道:
“虽说运-5操作相对简单,但您才上手了俩小时,便能熟练驾驶,真的很有驾驶天赋。”
秦远听的目露笑意,可不止俩小时那么简单,最近他频繁坐着运-5,也曾向别的飞行员请教、试手过。
总算学会驾驶飞机。
在南肃县待了一天半,收集到50公斤藏羚羊绒后,秦远又带着好奇,马不停蹄地赶来XJ军区。
陈组长的命令前天传达到军区,但一时半会儿,紧急调来的地质专家还未赶到。
而深入戈壁滩的彭+木,一直没个消息,昨天军区也派出飞机搜寻,没找到....
运-5小飞机疾驰,秦远想到早上兑换、刷新的那条蓝色情报,不由朝情报面板瞥一眼。
【蓝色情报:罗布泊荒漠,偶有零星的耐盐草甸和湿地,在一块草甸上,生长着几簇变异的蒲公英属植物,别名橡胶草。
变异特点:适盐碱地,多根茎,路线图如下....
此外,有一个遇险的科考队,也在附近...】
按照情报面板给的地图,那块耐盐草甸跟已干涸的罗布泊盐湖偏离挺大。
秦远没有耽搁,连忙驾驶着运-5前往。
耐盐草甸,生长着叶片细小的铁褐色荒草,远远看去依旧荒凉。
只有一群类似稻草人的物事,立在草甸,给这里平添几许人气。
凑到近处可以发现,那是用树枝把大衣撑起的几个简陋帐篷,一群人蜷缩在里面,躲避烈日暴晒。
荒漠温差极大,中午30多度,深夜骤然能降到零下。
一棵枯死,倒下的胡杨边,彭+木脸色苍白,看着身旁被晒的爆皮的维吾尔族汉子,递过一个军用水壶,劝说道:
“阿扎提队长,赶紧喝口水润润嗓子,补充水分。”
本地民兵队长阿扎提舔了舔嘴唇,摇头回道:
“我还顶得住,车子没了,仅剩的水跟食物是救命的东西,能省则省,不能浪费。”
看了眼其他狼狈的科考队员,彭+木没再多劝,宝贝似的收好水壶,暗暗叹了口气,说道:
“都怪我准备不充分,只凭一腔热血,带着大家一头扎进荒漠,深入之后才发现。
那外有路,有气象资料、有地图,有参照物,间位重重,还没藏得隐蔽的暗沼和气眼空洞。
稍是注意,便要人性命,昨天你们的两辆车子一是留神,便让气眼吞有了。
唉,那还连罗布泊盐湖影儿都有见到,便让小家置身绝地。”
阿扎提队长深知当上心气是能泄,连忙朗声鼓励说:
“彭专家别那么说,找钾盐是国家任务,能增产粮食哩,你们小家伙都想出把力,自愿加入科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