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8章 画里团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08章画里团圆(第1/2页)
    齐蔓菁话音刚落,自知失言,顿时涨红了脸,连忙捂住嘴,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地解释,“我……我不是说六筒是逃犯!随口举个例子,没别的意思!”
    白秀然反倒看得通透,笑着摆了摆手,语气坦然,“我明白你的意思。”
    话虽如此,心里却藏着几分隐忧,徐六筒这一跟着窦绮南回老家,少说也要待上数年,孩子长得快,如今才一岁半,再过几年,她真怕自己会慢慢忘记儿子的模样。
    午宴过后,众人各自找地方短暂休憩。
    林婉婉瞧着白秀然坐在屋檐下,虽和段晓棠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眼神却总带着几分飘忽。
    悄悄找上左文竹祖孙俩,指了指不远处的白秀然,压低声音说道:“我那位朋友的孩子被婆母带回老家教养,这一分开,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母子连心,每每想起来都暗自神伤。”
    自觉铺垫得差不多了,便道出真实目的,“我想着,能不能请画师给她儿子画幅肖像?也好让她平日里想孩子了,能拿出来瞧瞧,解解相思之苦。”
    顿了顿,又补充道:“这几年要是见不着面,孩子长大变了样,母亲认不出儿子,儿子也记不得母亲,哪还有天伦之乐可言呢!”
    京兆府的画工技艺一般,但胜在写实,说痣长在左脸,绝不会画到右边。
    小院里的画师水平更高,不要求完全复刻真人,只凭描述的特征来画,也能画出几分神韵。
    她们瞄上的目标,自然是给段晓棠作画的“快手”画师乙。
    眼下只有他完成线稿,手头最清闲。
    余下的左家爷孙,长处并不在人物,若是强行“上马”,画出来的效果难以保证,倒不如选个现成的熟手。
    林婉婉情急之下,伸手拽住左文竹的袖摆,语气带着几分恳求,“老爷子,你看这事可行不?价钱好商量!”
    白秀然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婆。
    左家这次联络的五位画师,“润笔”各有不同,有的直接要现钱,有的偏爱用笔墨颜料、旧藏画作等物置换,还有的听说有美人当模特,不用多劝便主动跑来了。
    左文竹轻轻拨开林婉婉的手,慢悠悠地捋了捋下巴上的花白胡子,眼神带着几分审慎地确认,“只画那小儿一人的肖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林婉婉这群朋友向来想法多,怕不是还有其他要求。
    林婉婉愣了愣,觉得只画孩子似乎不够,白秀然思念儿子,徐六筒日后也未必记得父母模样,迟疑着说道:“我再和她们商量商量。”
    说罢,转身快步跑回正房,几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了半天。
    不多时,林婉婉又哒哒地跑了回来,脸上带着几分雀跃,“老爷子,我们商量好了!不单单画孩子,画一张全家福,把他们夫妻俩和孩子都画进去!”
    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画好后,再临摹一幅送到老家去。这样一来,父母能看孩子的画像解闷,孩子日后记事了,也能凭着画像认识爹娘,一举两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08章画里团圆(第2/2页)
    这年头,因战乱、徭役、生计分离的骨肉不知有多少,白秀然母子俩这点分离,在茫茫众生中算不得最悲伤的。可落到个人身上,这份思念与牵挂,短时间内却很难消化。
    左文竹沉吟片刻,点头应道:“既如此,老夫去和钟画师商议一二。”
    画师乙,姓钟。
    林婉婉立刻露出讨好的笑容,连连道谢,“老爷子,真是麻烦你了!”
    另一边,其他画师只瞧见林婉婉和左文竹说了几句话,也没多想。
    没过多久,左文竹便回到东厢房,把画师乙叫到一旁,简单说明了请他画全家福的事。
    阿堵物是魏晋名士用来标榜清高、对钱财的蔑称,但仔细思量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就知道一般人没资格对真金白银表示嫌弃。
    对寻常画师而言,多画一幅画,就多赚一份润笔,没什么理由拒绝。
    余下的半天时间,本就不够画师乙给段晓棠的画像完全上色。再者白秀然这份舐犊之情,也确实值得怜惜。
    如此一来,画师乙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应了下来。
    等到下午重新开工,段晓棠依旧舒舒服服地躺在柿子树下的摇椅上消遣,白秀然则站在画师乙的书案前,仔细回忆着徐六筒的模样,一点一点地描述。
    “小儿……小儿长得颇为壮硕,比同龄孩子要胖些,脸蛋圆乎乎的,一捏就能捏出肉来。”
    钟画师先问了个关键问题,“不知令郎年岁几何?身形大概是个什么模样?”
    “一岁半了,去年二月初生的。”白秀然想了想,又补充道:“别看才一岁半,个头都快赶上三岁的孩子了,身子也沉,抱一会儿胳膊就酸。”
    此时,段晓棠的肖像画已经小心收了起来,画师乙面前只铺着一张粗糙的麻纸。
    毕竟是凭着描述作画,免不了要反复修改,起步阶段用麻纸打底,能省些贵重的绢纸。
    画师乙听后,先抓住了徐六筒最显著的特征——胖。
    在纸上轻轻勾勒几笔,一个圆脸蛋、圆身子的胖娃娃轮廓便出来了,憨态可掬。
    在传统绘婴童画里,一胖遮百丑,这般圆润的模样,本就是所有家长心中的“梦中情娃”,光是这身形,就有了几分神韵。
    白秀然又絮絮叨叨地补充细节,“眼睛随他爹,是桃花眼,笑起来会弯成月牙;鼻子小小的,鼻尖有点翘;头顶留了一簇头发,平日里我总给他梳个小揪揪,用红绳系着……穿衣服偏爱亮眼的颜色,尤其是红色的小衫,衬得他皮肤白。”
    钟画师运笔如飞,不过片刻,一个咧嘴笑的胖娃娃便跃然纸上。
    周围看热闹的段晓棠、杜若昭等人围了过来,连连点头,“像!这圆乎乎的样子,一看就是六筒!”
    传统绘画本就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只要抓住了人物最核心的神韵,余下的细节,看画的人自会凭着想象补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