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从上车演到拆解车间,张元林渐入佳境被熟人认出(求全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咱们是第一个,这些机器设备随我们选,要是时间拖久了,可选的就少了。”
    “现在开始,挨个说自己的选择和想法,其他人听着!”
    就这样,在杨厂长的示意下,工程师们轮番投票,并解释这么选的原因。
    不得不说,工程师的水平的确不一样,说的话非常专业,但是在张元林看来,这有点华而不实。
    专业的人有很多,但面对这些没见过的新玩意儿,靠原本的专业去分析,其实没多大意义。
    想找对机会最大的选择,得从本质上去分析。
    在六个工程师们轮流发表完个人的见解后,终于轮到了张元林。
    感受到六人依旧轻视的目光,张元林不慌不忙的伸手指了两台看起来结构相对简单,且没啥亮点的设备。
    看到这一幕,六名工程师眼里的鄙夷更重了。
    但杨厂长很有耐心的让张元林解释原因,后者一脸微笑的说道: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太复杂的咱们看不懂,不如先从最容易下手的开始。”
    “咱们不应该好高骛远,想着一下子就进行技术革新,而是应该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提升。”
    “刚才逛了一圈,我发现就这两台机器的结构看起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可能其中的一点差异就是我们需要琢磨很久的东西。”
    “当然了,我会选择这两台设备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只认识这两天设备的基本构造,也只会拆这两台设备。”
    “好了,我该说的说完了,反正不管怎么投票,我只选这两台。”
    这一次,六个工程师们都沉默了。
    虽然张元林的想法很简单粗暴甚至有些低级,但听起来是有些道理的。
    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野心大,想立大功,有点看不上小收获。
    毕竟他们是第三轧钢厂的工程师,在行业内都是有头有脸的,当然要抬头向上看,怎么能只看脚下呢?
    杨厂长观察着众人的神情变化,心里大概有数了。
    张元林虽然年轻不是特别专业,甚至复杂一点的设备都认不出来,但是张元林目标明确,稳扎稳打,感觉可以相信他一回。
    第三轧钢厂肯定也渴望得到大荣誉,但更害怕出丑,交不出报告。
    不得不说,张元林演对了方向,这让他与六名野心勃勃,却又无从下手,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的工程师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知者无畏,但有时候也能给人带来惊喜!
    就比如现在,六个人都给出不同的答桉,而且判断的过程十分模湖,没人有绝对的底气去做选择。
    但张元林开口就直指目标,且不容更改,反倒是给了杨厂长一剂定心丸。
    “好了,再重新做选择吧,你们七个人给出不同的选择,但咱们只能选一个。”
    “这样,我也加入进来和你们一起选,那我先来吧,我选张元林!”
    六名工程师听完一愣,心想你都这么说了,那还选啥呀?
    他们六人各有想法,意见不统一,现在杨厂长站张元林,加上张元林他自己直接两票获胜了,其他人根本没得玩。
    最关键的是,现场没人能像张元林那么果断,他们都担心自己没选好。
    就这样,张元林靠着他营造出来的那股子莽劲成功拿下了目标设备。
    见没人再提出反对意见,杨厂长也不犹豫,直接拿来表格,当场签字完成申请。
    收好笔,杨厂长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张元林也跟着笑了起来,很好,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但是周围的六个工程师看向张元林的眼神有些冰冷,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等着看张元林出丑。
    张元林没理会,而是有些迫不及待。
    这两台设备他都认识,也已经琢磨透了,随时都能一比一的复刻出来。
    杨厂长签好字,提交完申请表,转身看向张元林,语气郑重的说道:
    “张元林,这两台设备归咱们了,你可要用心对待啊!”
    对此张元林微微一笑,渐入佳境的他丝毫不慌的说道:
    “杨厂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觉得咱们这样选肯定没错,至于成不成,那得等做了再说!”
    六名工程师还是嗤之以鼻,心想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真以为嘴巴说说就可以了?
    就算表面结构看起来似曾相识,可内部呢?
    且不说铁锈绣死了难复原,就算真的拆解出来了,怎么确定真的比现在的设备先进?
    拆成了一堆废铁没法用了,又因为被破坏过很难保证能一比一的复刻图纸。
    难道要浪费时间去复刻画图纸,然后再浪费大量的材料去做一个新的进行试验?
    这里头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光是想想都觉得让人不敢轻易尝试!
    但杨厂长还是对张元林表示支持的,至少他在张元林的身上能看到希望,在六名工程师身上只能看到寸步难行的焦虑。
    正聊着,其他几个单位也带人前来,并且有各自的领导带着,准备确定设备带回去研究。
    这时,突然有人盯着张元林看了许久,然后远远的就大笑着打起了招呼。
    “张师傅!嘿,你也在这儿啊!”
    一个人叫喊,其他人闻声看来。
    “嘿哟,这是碰上老熟人了?”
    看到来人,张元林有些惊讶,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碰到之前外派去修理时认识的领导。
    但这事儿仔细想想后就觉得很正常了,毕竟是兄弟单位,都是相同行业,现在被集中起来对付拆解洋货的问题,能碰到老熟人一点都不奇怪。
    很快,又有人认出了张元林,远远的就打招呼,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往张元林这边靠。
    眼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张元林只是一个打工仔,自然是要主动回应的。
    主要是来的都是各单位的领导,张元林总不好摆脸,便一个个的笑脸盈盈的打着招呼。
    杨厂长也认识他们,之前还被找上门抢人,于是紧紧跟着张元林,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张元林就被挖走了。
    反倒是第三轧钢厂的六名工程师被晾在一边,满脸的尴尬,因为他们得不断后撤,给其他单位的领导们让出位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