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海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由于出身江湖的关系,历来不受官方信任,如今正是收敛锋芒,稳扎根脚的时候,万万不能轻易得罪人,不然要么重归江湖,受到官盗双方追杀,要么像袁进、李忠那样被发配到山东去和对岸的建奴玩命,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他想要的。
    杨策不是白痴,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见众人作态,忍不住发发牢骚。
    南路副总兵陈希范、水标游击秦文灿,泉南游击金富廉、左翼把总洪应斗、右翼名色把总陈嘉谊、北标名色把总陈望高、中标名色把总林文浪、铜山把总茅宗宪、守备文佐明等武臣先后到达议事厅,连同许心素、杨禄、杨策在内合计不下二十人,既有杨氏兄弟这等接受招安的海上大盗,又有文佐明、茅宗宪这等大败待罪之人,亦有洪应斗这等曾追随俞咨皋平定澎湖的悍将,形形色色,良莠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手里握着福建一省的军力。
    须发皆白的俞咨皋一身戎装。大马金刀踞着主位。沉声对众将道:“自二月二十二日海寇入境,一个多月以来贼人形迹披猖,盘踞铜山,截杀兵民,据报不能缕数,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我大兵齐聚中左,人心可用。而海寇新败,此时不战更待何时?本座欲收铜山之失地,清横海之腥氛,众位余下如何?”
    作为东道主以及军中二把手,南路副总兵陈希范反应极快,第一时间响应:“元戎家传韬略。世笃忠贞,才雄武库,乃我大明海上第一良将,区区海寇小丑,漳浦小县亦可挫败,岂能当元戎挥戈一击?”
    俞咨皋闻言面露悦色,拈须而笑。
    许心素亦开口道:“闽地连年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前些日天降雨露,可谓吉兆。”
    “不错。”俞咨皋微微颔首。以示认同。
    陈希范、许心素相继开口,定下基调,诸将顿时知道该做什么了,蜂拥而起,极尽阿谀之能事,把俞咨皋夸得天上地下无二。
    随着时间的流逝,洪应斗眉头越皱越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俞咨皋变了,再也不是那个带领他们破鲸涛於万里,探虎穴於孤帆的俞总镇了,他变得不喜欢听意见,只喜欢听奉承话,这般轻视敌人,自高自大,一不小心便会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旋而洪应斗微微苦笑,也许是自己想多了,若说海盗有能力击败俞咨皋及福建全省官兵,他第一个不信。不过根据情报显示,海盗确实有威胁本方的实力,俞咨皋应该更加谨慎对待才是。
    俞咨皋抬手止住众将,下令道:“既然诸位同意,就回去准备吧,三日之后”
    “报”
    俞咨皋话被打断,不由一怔,举目望向门外,不久一人跨进门来,跪地禀道:“启禀镇台,浯屿来报,海寇借助风讯,驾船南来,距浯屿仅十数里,请镇台决断。”
    浯屿有多处,一在金门,一在晋江,此浯屿为旧浯屿,位于中左以南数十里,如果说中左所乃漳、泉二府之门户,那旧浯屿便是中左之门户。浯屿昔日曾是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不过嘉靖年间以浯屿“孤悬海外,”难于驻守、管理,改迁厦门,浯屿改名旧浯屿,万历年间,又迁至泉州晋江石湖立寨。而金门一名浯洲屿,亦常与浯屿混淆。然而不得不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官兵平日言及浯屿大多是指旧浯屿。
    “”俞咨皋与堂内众将闻言目瞪口呆,良久无言。此事着实叫人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本方不去打海寇,对方就该烧高香了,而今居然自动送上门来,简直是不知死活!
    俞咨皋面容铁青的问道:“前线可曾回报贼人来了多少条战船?”
    “数目极多,无边无际,当不下两百艘。”
    众人听得暗暗吃惊,如果前线没有谎报的话,这个数目就有些惊人了,厦门港内停泊的官军战船也不过才二百来艘。
    俞咨皋冷哼一声,右手紧握腰间佩剑,扬声道:“海寇既然急着来送死,岂有不成全之理?众将听我号令。”
    “在!”
    “随我出海杀贼。”
    “是!”
    海盗舰队二百余船驾着南风连帆而至浯屿,遮天蔽日,无边无际,见者无不颜色大变,浯屿只有个位数的船只,面对难以抵抗的对手,他们十分明智的选择了退却。庞大的海盗舰队顺利越过浯屿海域,不久进抵官兵第二处重要外围据点大担屿。
    大担屿并非海盗关注的焦点,北方才是吸引他们目光的地方,一支规模丝毫不弱海盗方、甚至可能占优的船队逆着海风徐徐而来,到底是集结了福建大半海上军力的舰队,有此实力不足为奇。不出意外中左与大担屿之间的大片海域将成为双方较量的战场。
    与稍显散漫的海盗舰队相比,官军舰队阵势更加严谨,俞咨皋继承了其父俞大猷的海战兵法韬略,不按大明传统五船一哨编制,而用俞大猷所创八船为一哨,每哨编定名号,或天、地、风、云,或龙、虎、鸟、蛇。或清、澄、宁、靖而中军三哨。每哨则以十六艘战船组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