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听不到了。这时候的他们,依然紧锣密鼓的宣传。
继第一天1亿,第二天上调排片后,又涨了50%达到亿,第三天持续持续上扬,达到亿。
到了4号,霓虹人假期结束回归学校和工作,票房回落,但口碑和宣传继续跟上和发酵,票房也依然破亿。
这些天,随着观影人次越来越多,总票房越来越高,连陆恒都兴奋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更不要说韩平他们,哪怕一天睡四五个小时也不觉得困。
到1月5号这天,尽管有了下滑,但依然将近九千万。
而截止到5号晚上24点,加上岩波影院在内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亿,换算成华夏币也四千三百万了,已经超过冯小钢的电影票房。
这个时候,《那山那人那狗》已经成为霓虹国黄金周的单周票房冠军,一时风头无两!
即使6号7号都是工作日,票房也都超过八千万。
而到了8号,又是周六,票房再度上亿,而且超过2号最高的亿达到,到了9号周日这天,更是超过两亿!
这一周结束,总票房也达到亿,换算成华夏币也超过八千万了!
粗略计算出品方的回报,也超过三千万。
单单陆恒的35%占比,收入就过千万了!
“我们完成了一个壮举!”韩平说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微的激动。
连他都这样,更不用说康建民他们,到现在的每一天,他们都感觉像是做梦似的。
谁踏马能想到,一部华夏的乡土电影,在霓虹国能收获八千万人民币的票房?
而另一边,彭建明的签售会也每天都在进行!
这又是陆恒的另一项收入。
电影叫《山の郵便配達》,出版的小说也叫这个名字,不过下面还有副标题——彭建明小说合集。
整个书籍封面是用绿到黄的渐变色,朦胧中有戴着斗笠的父子两人影像,又像是水彩晕染出来的效果,很漂亮。
而在书的腰封上,则是电影的剧照——父子俩走过那座桥,上面印着显眼的“映画[山の郵便配達]原作”。
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和小说在华夏获奖的记录,比如金雉奖最佳影片、主演和配角,以及蒙特利尔、印度获奖,还有华夏小说优秀奖的噱头。
这本书定价1280霓虹币。
不过,跟电影票一样,霓虹国的书籍售卖时也都有折扣,从七折到九折不等。
而在陆恒跟《旬报》和讲谈社签的合约,里面清楚写着:售价1280,报单价1050。
按照这个价格,基本也就是八二折。
版税在霓虹国叫印税,当然并不是交税,而是出版社销售金额返给作者的部分,是作者的收益。
换算成华夏币,打完折一本74块钱,而陆恒拿10%的版税,等于卖一本他就能赚7块4,不过要分给彭建明2%,陆恒到手就是将近6块了。
而前两天,第一次印刷的五万本已经卖完,现在卖的是第二次加印的十万本。
单单五万本的销售,就能给陆恒带来30万的收益,而且跟电影他要跑宣传不一样,这是躺赚。
唯独彭建明,要到处签售。
但对于他来说,卖一本挣一块多,这么好的事他根本不嫌累。
要知道国内的单本价格,才12块钱,他拿8%的版税,也没这2%多。
想当年,这本小说集在霓虹国一年时间卖了将近三十万册。
而现在比当年更火,肯定只多不少。
即使三十万册,扣掉当初给彭建明的三万,陆恒也能挣一百七十多万,就算扣掉税,什么都不用干就有一百多万进账……在京城都能买一套大户型了。
晚上结束的时候,彭建明连筷子都夹不住了,只能用勺子,他瘫在椅子上叹道:
“想到接下来还有十来场,我真感觉疯了,连这样的事情都敢答应!”
“有钱挣呀,你签一本就有一块多的收入,一下午就挣了几千块钱。”陆恒笑道。
说着,陆恒用汤勺给彭建明舀了一勺海鲜汤:“这个有营养,你补补。”
彭建明哈哈大笑:“你这是给我加油让我快点跑啊。”
10号这天,陆恒抽时间飞了一趟宝岛,毕竟答应过他们,要去宣传《人间四月天》。
另外,公司那边也打来电话,说天涯网接受了陆恒的意向,希望找个时间洽淡,陆恒微微一笑,心道这是看到了自己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不用着急,等回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