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新接头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2章新接头人(第1/2页)
    一切非常顺利。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在享用了桑吉老婆给所有人做的一顿摩洛哥地道早餐后,一行人上路了。
    先去码头提了三个货柜,由走私集团负责雇佣的四辆车况极好的货车也装上集装箱,然后一路马不停蹄朝着阿尔及利亚方向开去。
    从卡萨布兰卡东到阿尔及利亚的南部国家公园大约一千两百公里的路途。
    在摩洛哥境内的路途非常好走,都有公路,但肉眼可见车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两天后当车队到达摩阿边境的时候,车窗外已经能看到黄色裸露的隔壁和沙漠了。
    起初从卡萨布兰卡出发的时候,路边经常能看到人和车,慢慢地车和人都消失了一样,剩下的只有沙子和风,还有寂寞的骆驼草。
    沙漠是令人恐惧的地方。
    没人喜欢这里。
    好在桑吉对这里非常熟悉。
    其实雇佣他,法拉利也是做过背景调查的。
    桑吉经验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旅行社非常小,很不起眼,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此时正值八月,是最热的时候。
    车队在撒哈拉沙漠的辽阔无垠中缓缓前行,四周是无尽的金色沙丘,如同波浪般起伏,延伸至天际。
    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将沙漠烤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干燥和灼热的气息。
    每一辆车的车身表面都覆盖着黄澄澄一层细沙,轮胎在沙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如同沙漠中的探险者留下的足迹。
    它们充气不能太满,避免高温让轮胎内的气体膨胀过度造成爆胎。
    为了降低水温,驾驶室不得不关掉空调,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挂在驾驶台上的风扇,为了让空气流通带来降温,窗户也不能关闭。
    风沙扬进来,每个人身上的衣物轻轻一抓都能摸到如同粉末一样的沙尘。
    宋和平和其他人都穿着防晒衣物,脖子上套上了野战丝巾,连同口鼻都罩了起来,除此外还戴着墨镜和帽子,以抵御沙漠的酷热。
    开出一百公里左右的路程,车队就要停下检查车辆的状况,看看轮胎和检查散热器是否被沙子糊着,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令所有人最安心的是车队的后方是一辆装满物资的卡车。车上装满了水、食物、燃料和急救用品,为车队的长途跋涉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物资在沙漠的高温下显得格外珍贵,是车队生存的关键。
    (这张照片是我当年进入北非撒哈拉沙漠时候手机实拍的,嘎嘎,一般走沙漠边缘,当地向导会知道怎么走,别走腹地,会死人)
    终于,车队在第二天黄昏时分抵达了边境,这里位置靠近德拉高原下一个叫做贝达泉的地方。
    此处边境人迹罕至,因为过去之后是更宽阔的沙漠地带,要穿过大片的沙漠才能到达国家公园。
    因此,科考组其实几乎没多少人从这里进入,而宋和平找到的借口是要在沙漠中看看能不能找到撒哈拉狐狸这种动物,顺便做一个调查研究,拍摄一点它们影像资料。
    其实,宋和平之所以选择从贝达泉方向进入阿尔及利亚,是因为那种鬼地方的边境关卡十分松懈。
    西非这种地方很多过境处往往就是一个小型的兵站,他们也不需要派驻多少人,通常是一个班,最多一个排的规模。
    这些士兵常年在沙漠边缘守着边境检查站,甚至一个月见不到几个活人,孤独寂寞又没油水,最好对付。
    在进入阿尔及利亚的边境检查站前,车队被拦了下来。
    宋和平跳下车,拿出证件和早已经办妥的过境手续资料走向那几个站在关卡旁的阿国军人。
    夕阳下的沙漠显得格外壮观,远处的夕阳为沙漠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连绵的山脉看起来如此寂寞而沉静,让人有一种苍凉的感觉。
    “你们要去国家公园?”
    带队军衔最高的阿国士兵扫了一眼那些过境手续,但似乎对这个没有多少的兴趣。
    “对。”宋和平说:“我们要去南方的国家公园里做一个研究项目。”
    带队的士兵军衔到底是什么,宋和平不知道。
    不过看样子和其他的两名士兵军衔都差不多,估计是个班长之类的小角色。
    而面前这位班长毫不怀疑面前这几个人——第一,没人想从摩洛哥偷渡到阿尔及利亚;第二,何况为首这个是美国人。
    不过,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个集装箱上。
    “那里面装的是什么?”他拿着手续,踱着步朝货车走去。
    “一辆保障车,里头全是食物和水,其他几个箱子里是研究器材。”
    “研究器材?”班长眉毛一挑:“什么研究器材?”
    他好不容易盼到行使自己权力的时刻,当然不会放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