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万两作为军饷,臣回去后,招兵买马,加紧练兵,明年挥师出关!”
“好!”崇祯道:“爱卿有这个把握,朕甚感欣慰!不过,朕实在需用钱,孙传庭那边一再催要钱粮,朕立即要给,关宁铁骑那边又要给出一批军饷,北方灾荒严重,朕还需赈灾!”
崇祯长叹一声,继续道:“朕实在困难,还请姜爱卿体谅!”
他犹豫了一下,道:“两百万是极限了,朕无法再给出更多!”
争取到两百万了,姜瓖不再为难崇祯,道:“为了灭建奴,臣定当竭尽全力!臣有小小请求,烦请陛下准许!如若陛下恩准,臣下辖人才充足,灭建奴希望更大。”
说罢,姜瓖取出一张纸笺。
王承恩接过,再递给崇祯。
崇祯打开一看,是揭发宣府总兵王承允贪污、克扣军饷,建奴入关后按兵不动,请求撤去总兵一职,将黄得功调任宣府总兵;请求将榆林总兵姜让划归姜瓖指挥;请求将阳和副将姜瑄调往大同镇,军职不变;请求将张圭章儿子张煌言、凤阳府亳州知州宋应星、江阴县三人调往大同,划归其指挥;大同府同知谢纲升任知府。
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文武兼修,在原本历史上,他一直坚持抗清,并表现出比较高的军事才能。
阎应元。冯敦厚、陈明遇这三人,是历史上“抗清三公”,才能不错。
宋应星则是明末的科学家,著作有《天工开物》,这是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姜瓖既需要军事人才,亦需要技术人才、文人,对这几个很看重。
崇祯看着这纸笺内容,皱了皱眉头。
他一早就对王承允不满了,既然姜瓖提出这个要求,可顺水推舟答应了;
把姜瑄、张煌言、宋应星、阎应元、冯敦厚、陈明遇这六人,划归姜瓖指挥,不是大问题。
让他难办的是,把姜让划归姜瓖指挥。
大明九边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姜瓖兄长姜让榆林镇总兵,要是划归姜瓖指挥,那姜瓖可就控制四个边防重镇了,权力很大。
崇祯既要用姜瓖,亦要防范姜瓖不至于权力过大。
崇祯犹豫了一下,回应道:“朕可以把姜让划归爱卿指挥,但必须调任大同,任朔州总兵!爱卿其他要求,朕皆准许!”
姜瓖道:“臣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