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反了就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同军是天下最强军,就算建奴来了都不怕,何惧区区闯贼!”
    “听说闯贼所占领之地,百姓都不纳粮,不知是否如此?”
    “别听那些鬼话,跟着姜将军最好!”
    一家人没有太大的担心,他们坚信大同军的实力,一定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这时候,那少年望见远处有军官走来,指着那边道:“那是谁?”
    一家人都向那边望去,有身穿戎装的军官、身穿长袍的文职人员,还有一批卫兵拱卫着,没人知道是谁,却能想到必定是大人物。
    前来这里视察的正是姜瓖。
    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收成是宣大军队的命脉,秋收之时,连续多天到卫所视察。
    在山西地区,有多个盆地。
    分别有太原盆地、长治盆地、大同盆地等,盆地是农业种植集中之地,大同城外一带,各卫所军田都比较集中。
    放眼望去,到处是黄灿灿一片,军户和家属们,在一块块军田上忙碌着,到处是繁忙景象。
    根据冯敦厚说,卫所今年粮食收成,预计为正常年份的八九成。
    明末小冰河时期天气不好,能够有这样的收成已经不错了。
    对于赵天麟和冯敦厚,两人能力各有不同。
    姜瓖量才适用,赵天麟有谋略,能够制定大战略,以及具体事情的谋划,可以作为左膀右臂。
    冯敦厚属于内政型人才,姜瓖让他管理卫所事宜,包括各卫所农业统筹规划,庄稼种植,收成等等,是各卫所千户的顶头上司。
    根据他的规划,各卫所不仅只种植主粮食,还会种菜、养殖禽畜,还需再招一批军户,再扩大土地规模,新建大批菜地、养殖场。
    这时候,姜瓖向一块田地上走去,这一大块地的小麦已被收割了一半,有一家数口人在忙碌着。
    有人用镰刀收割小麦,有人进行脱谷,把麦穗装入袋子里,搬到双轮车车上。
    “姜将军来了!”
    “姜将军来看望大家了!”
    附近听到声音的人都精神一振,停下手来。
    这块田地的人放下工具,快步迎了上来,附近的人亦快速赶来。
    姜将军能来看望他们,每人都高兴得紧。
    姜瓖显出一副和蔼的面孔,面向这军户一家人问道:“大家过得可好啊!”
    中年军户道:“启禀将军,一切都顺利,总算没大的灾害,只是近些年天气都不太好,收成不及正常时期。”
    旁边老汉笑着道:“将军把军田都收回来了,草民们做了军户,总算能让全家吃饱饭。”
    少年男子道:“姜将军,大同军还要人吗?小的想从军!给将军当兵军饷高。当兵好娶妻,我要娶妻还有纳妾,给家里开枝散叶!”
    因为大同军军饷高,数月前跟建奴作战,死亡率又很低,官兵们深受许多人欢迎,娶妻纳妾非常容易。
    听到这么说,姜瓖露出笑容,回应道:“有这个心,勇气可嘉!你年龄还不够,等你够十八岁了,可以去报名!”
    附近的人迅速靠近,姜瓖又再问及许多人情况。
    他始终是摆出随和、和蔼的模样,更是身受军户们敬重,赚足了好名声。
    在军户们秋收的同时,宣大的士卒们,按照既定计划操练。
    十月下旬,大同城外北郊,第三营训练场。
    某靶场,这里砰砰砰的枪声大响,原本属于冷兵器作战的第三部,在练习着燧发枪射击。
    第三部的千总是阎应元,在督促着部下们训练。
    “弟兄们,平日练好火铳射击,战时才能少流血!”
    阎应元时而朗声说着。
    “姜将军到!”
    听到这句话,官兵们都停下来。
    姜瓖走入军营,在第三营游击上官景阅带领下,来到第三部训练场,让士卒们继续训练。
    “砰…砰…砰…”
    枪声不断响起,在环靶上留下弹孔。
    士卒们每射击十次,都要停下来检查环靶,看看每个人射击准确度如何。
    “李大环打得很好,继续努力!”
    “王六,你怎么搞的?打得如此差,要是再打不好,你就要被淘汰了,滚出大同军!”
    要是打得好的,会得到表扬,要是打得太差的,会被严厉批评。
    大家都是同一时间开始训练,那些打得差的,感觉这是耻辱,再加上有高额军饷,没人希望被淘汰。
    阎应元向姜瓖讲述本部的情况,自从宣布操练自生火铳后,士卒们迸发出更大的积极性,那些火铳射击精准度较差、速度较慢的,每天晚上都自觉加练。
    在近身作战方面,士卒们一直勤练不缀,以后上了战场,既可以远战用火铳杀敌,亦能近身格斗,阎应元期待着立下大功。
    姜瓖道:“阎兄,预计明面开春后,我们必会有血战,要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