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凯旋归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后,姜瓖又再视察多处地方,跟一些老板们说起过商税方面,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缴税。
    只有少数人说其实商人按理说应该缴税。
    这在姜瓖的预料中,要是有的选择,谁也不希望自己缴税。
    无论如何,姜瓖稳住局势后,推出商税是势在必行。
    所有土地、大商人都必须缴税,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姜瓖会贯彻下去。
    ————————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十二日,上午。
    今天,晴空万里,原本呼呼的北风已经停止,天气回暖,万物苏醒,对于京城百姓来说,今天是好日子。
    对于姜瓖来说,今天更是喜庆之日。
    德胜门外,姜瓖率领麾下武将、朝中大臣,在此欢迎出征将士们的凯旋归来。
    傀儡皇帝朱慈烺也来了,就站在姜瓖旁边。根据姜瓖的意愿,朱慈烺的年号为“光朔”,明年为光朔元年。
    朱慈烺尽管同样痛恨满清,但这次京营取得大胜利,他丝毫高兴不起来,而是遗憾、叹息、黯然神伤,可惜姜瓖麾下之兵,只损失了四千余人,未能跟建奴斗得两败俱伤。
    只有姜瓖跟建奴、闯贼打得两败俱伤,这样才最符合皇帝的利益。
    姜瓖再次以比较小的代价,与建奴作战取得大胜利,更是展现了他的实力,朱慈烺为之黯然,天下居然无人能制衡姜瓖,看来被姜瓖取代大明不可避免了。
    朱慈烺虽然为之黯然,也基本上看开了,要是没有姜瓖,大明十有八九也要亡于满清或闯贼,都难以避免亡国,被姜瓖篡位取代大明,皇室好歹以后还能安稳过日子。
    要是被满清或闯贼攻陷京城,那皇家的结局将会很悲惨。
    可以说,被姜瓖政变夺权、最后是篡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在德胜们外,不仅有官兵和官员,百姓们亦自发出来欢迎,在德胜门城外、德胜门入城后的主干道,都有大量欢迎的百姓。
    其中,金堡、陈子龙亦在德胜门外欢迎的百姓当中,他们跟其他百姓一样,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这里,要一睹英雄部队。
    看着姜瓖旁边的年轻皇帝,陈子龙除了喜悦外,还有无尽的叹息。
    不多时,两人望见了从北边而来的京营队伍。
    走在最前面的是数名武将,他们身后是一批京营步卒,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威武雄壮。
    这批步卒人数不算多,在步卒背后,是一队马车,马车上皆有大箱子。
    陈子龙道:“三万余颗建奴首级,想必就在车上了!”
    金堡道:“人死了就应当及时埋葬,若不是要把战果给众人瞧瞧,焉会如此麻烦把数万首级运回来。”
    陈子龙道:“幸好天气尚且寒冷,首级运回来尚不会腐烂。”
    在场的百姓们,见到杀鞑子的英雄部队归来,欢呼起来,许多人心情激动。
    跟随着姜瓖和皇帝的朝臣们,同样兴奋起来。
    京营官兵最前面的,是张发可、上官景阅、张煌言、阎应元、卢友剑,当快要走到城门时,五人策马向前,来到离姜瓖十数步距离停下,下马先向朱慈烺齐齐行礼。
    “臣拜见皇帝陛下!”
    不等皇帝回应,五人随之向姜瓖行礼。
    “拜见姜大都督!”
    五人皆恭敬行礼,比面对皇帝时还要恭敬。
    姜瓖开心笑道:“诸位免礼!”
    张发可再道:“启禀姜大都督,末将奉命率军北上,迎击来犯清军,大获全胜,杀敌三万九千余人,其中,在官道杀死的清贼,全部首级都已带回来了,在伏击战中斩杀的清将图赖、任珍首级也带来了。”
    在一般情况下,首辅是没有统兵权的,这次北征,姜瓖是以大都督的名义发布的命令。
    光朔帝朱慈烺就在姜瓖旁边,五名武将似乎是视若无睹。
    对于这种态度,朱慈烺早就已经麻木了。
    姜瓖朗声道:“本官麾下之京营,是天下第一强军,鞑子敢侵犯大明疆土,那是不自量力。诸位领兵杀建奴,辛苦了!”
    他随之走到张煌言面前,看着这个年轻英俊的臣子,开心道:“玄著啊!你先是献计,成功伏击七千清贼,又再率军夜袭清军营地,是此次北征获胜的关键,居功至伟。本都督决定,破格将你晋升为从五品。”
    张煌言恭敬抱拳道:“谢姜大都督!末将所部千余弟兄,只剩下数十人。其中,把总于东方率军冲锋,在夜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大都督赏赐弟兄们!”
    姜瓖朗声道:“凡是立功者,都应当提拔、赏赐。”
    随即,张煌言所部仅存的六十二人,全部都在前面排好队伍。
    原本该部的两位副千总、三位把总,只剩下把总于东方、副千总郭令义。
    姜瓖看着这英雄队伍,官员和百姓们同样注视着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