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两军相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煌言印象比较深。
    张煌言坐下,接过羊肉吃起来。
    既然来了,先饱餐一顿再说。
    吃饱之后,张煌言道:“张副将,此次迎击清军,卑职想向张副将建言。”
    张发可道:“张千总但说无妨!”
    去年,张煌言当着军中许多人的面,纸上谈兵,说得头头是道,张发可很有兴趣,张煌言到底是不是有真材实料。
    张煌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多铎善战,我们不可轻敌,若道路被阻挡,有可能寻找偏僻小道绕开我们。虽然杨百总明显迟滞了清军行动,不等于我们只需拦在路上便可万事大吉。”
    对于他说的这些话,张发可点头认同,理是这个理。
    张煌言继续道:“张副将,卑职有个请求。明日进入官道后,卑职想另外找偏僻小道,带着部下绕道进入官道北边,出其不意奇袭清贼!官道两边山地应当有村民,卑职可找村民带路。”
    北直隶三十二个关隘通往京城的道路,都属于官道。
    只是这种官道有大有小,其中,以山海关通往京城的官道最大。
    “好,张千总勇气可嘉,我准许了!”
    张发可回应着,对张煌言有不小的期待,期待他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能像韩信、李靖、岳飞这般,既懂兵法韬略,又能打胜仗。
    随即,张煌言站起来,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
    二月初一,一大早,京城内的每个告示栏,都贴上了新告示,很快就吸引了民众前来观看。
    吴三桂在山海关杀建奴一万六千余人,既让百姓意外,又振奋人心。
    “听说吴三桂掌管关宁铁骑有些年头了,以前没看他取得如此大胜利。”
    “那怎么相同,以前由朱家皇帝掌管大明,听说皇帝昏庸,又时常拖欠军饷,兵爷们岂肯用命!”
    “没错了,吴三桂肯听从姜首辅,自然又不一样了!只要杀鞑子的人都是英雄!”
    “现在啊!吴三桂也是英雄了!”
    “嘿!范文程又死了一个儿子,死得好!像这样的狗汉奸,全家都应该惨死!”
    “大同那边挡住了清贼,山海关又重创清贼!昨日早上出征的京营,也定能重创清贼!”
    “反正啊!有姜首辅在,我很放心!”
    “就是啊!由姜首辅掌管朝政,比大明皇帝好多了!”
    “我相信,姜首辅能迟早能灭建奴!”
    …………
    民众们议论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
    原本姜瓖搞政变,导致许多人对他憎恨、不满,而清军大举南侵,又期待着姜瓖能挡住建奴,让对姜瓖不满的人有所减少,姜瓖威望有所上升。
    这个消息,早上是在京城内传播,继而是在北直隶、山西的各府、县、镇、乡传播。
    辰时,武英殿,这里举行朝会。
    首先,由小玄子大声告之昨天的捷报。
    众臣听后无不振奋,殿内洋溢着喜悦的气氛,许多人纷纷发言,叙说喜悦之情。
    姜瓖朗声道:“吴三桂与清贼势不两立,在山海关杀清贼一万六千余人,军功甚大,理应封赏!本官建议,加封吴三桂为忠勤伯!”
    张同敞给姜瓖的报告中提及过,当时向吴三桂说过,要是能除掉多尔衮,保举吴三桂为侯爵,吴三桂没能杀多尔衮,给他个伯爵已经能交待过去了。
    随即,姜瓖转身对旁边的朱慈烺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朱慈烺把姿态放得很低,道:“姜首辅言之有理,就这么办!”
    姜瓖再转身面向众臣,朗声道:“张发可副将率军出征,本官对他充满了信心,大家拭目以待,等着前方捷报。”
    很快,有快马从城门而出,赶往山海关,要向吴三桂传达朝廷的封赏。
    ————————
    清晨,张发可和部下们继续出发,从官道向将军石关方向前进。
    张发可专门派先头部队北上,协助杨百总设置陷阱。
    张煌言专门派出部下,一路上留意官道两侧地形,以及查找附近村落,尽量找到能带路的村民。
    这个时期,像将军石关这类小关隘,地图上只会标记官道和大概位置,不可能会有关隘南侧山区的详细地形图。
    张煌言要了解地形,只能派部下去侦察。
    出发后不久,杨百总派人来报,清军前锋离这里只有五十余里了。
    不久后,张煌言部下来报,前方五里处,有条羊肠小道通往一个村子,那村子名为柳冬村。
    张煌言分别找到游击郭子涛以及张发可,表示要进村找村民带路,争取找到道理,绕道清军背后。
    张发可当场答应了,张煌言带着部下们另外行动。
    ————————
    羊肠小道上,张煌言和千余部下们前进着。
    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