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独孤初次日便领了旨,带人去户部查看。
独孤珏早带着人拿着钥匙在户部门口等着了。昨晚上他气急了写了一封万字书信骂独孤初,让滚蛋带给裴千里。
裴千里只回了一行字:“他不会蠢到让自己腹背受敌。”
独孤珏这才冷静下来,想了想:的确,独孤初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他不能中了赵显宗离间计,自己乱了阵脚。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下次想要收拾赵显宗和太子就难了。而且反正他没做亏心事,不怕独孤初查。而且独孤初查清楚,他才不用背黑锅。
思忖了一夜,独孤珏决定好好配合独孤初,所以才一早来等独孤初。
“皇兄。”独孤初见了独孤珏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拱手行礼。这句皇兄一半是为了道歉,一半是为了求和。
独孤珏淡淡抬手:“不必多礼。王爷需要什么,尽管跟本王说,本王一定全力配合。”
独孤初见独孤珏说得恳切,知道独孤珏已经想清楚了中间的厉害,再次拱手:“多谢王爷,请王爷指点。”
这还是独孤初第一次进户部的金部。
本朝户部置尚书一人,正二品下或正三品上;侍郎二人,正四品或正四品下,其属有四部,分别为:户籍、度支、金部和仓部。每部设主事两人。
户籍主要掌管天下所有户口人数。
度支主要负责收取租赋,调度钱粮,修路桥水利。
金部主要负责钱币铸造,权衡度量,稳定市场,对外对内赏赐,宫廷的支出。
仓部负责管理军储,粮仓,物资储备,国库统计和稳定粮食价格等。
南北两国大战之后,北国一直担心南国再犯边境,所以独孤信和先皇都很重视边关军士的供给,在金部设了一个军饷司来专门浇铸军银。仓部设了军储司来负责边关的钱粮衣物盔甲武器的供给。各边关在每一季第一个月将下一季所需物资列清单上报军储司,军储司审核报户部尚书及丞相和皇上批准后,提前一个月把下一季节的物资打点清楚运往边关。一年只有四次,李丞相通常是亲自审核筹备发送,所以基本没人敢动手脚。
国库紧张,没那么多存银。所以军银是每月月头将下一个月的官银浇铸好,快马加鞭重甲护卫送到边关。
独孤信想着真金白银交到士兵手里,要是有纰漏,边关领军早就上旨来告状了,只要路上不出事,根本也动不了手脚,便一直是自己监察之下由李大人主管。独孤珏辅政之后,独孤信把户部全部交给了独孤珏,这事也算是移交给了独孤珏。
谁知道,这些年竟然一直都存在这么大的漏洞。
军饷司刚好在浇铸下一个月的军银,独孤初心里一动,停下了脚步看那银匠干活。
独孤珏自然知道他的心思,默默等着他。
那银匠见两位王爷在场,十分殷勤,浇铸好了一锭银子,放凉,打上虎纹戳,双手呈到两位王爷面前。
独孤珏冲独孤初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自便。
独孤初欠了欠身子,拿着那银子在手里掂了掂,有拿过戥子称了称:五两足银,戥子尾巴翘得高高的。
他问银匠:“一般有多少火耗?可有半成?”
这是银匠间不可外传的秘密:五两足称的碎银在熔铸成新银锭的过程中会粘在模具或者飞溅出来,所以会比最初少一点成为‘火耗’。合理的‘火耗’是被允许的,也被默许为银匠的收入。
银匠忙诚惶诚恐陪笑:“王爷说笑了,这一锭五两银有个半钱一钱‘火耗’都了不得了。”
半两银子已经是五两银子的一成了,也就是说,四两半军银绝不会是不小心为之了。
独孤初走近炉边,仔细看了看模具,又问:“模具有几套?”
独孤珏淡淡地说:“只有一套,盖了玉玺的铭文。”
其实昨夜独孤初仔细琢磨过:能在皇上、李大人,独孤珏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军银不足称有两种办法。第一有内奸偷了当月虎纹戳的图样,私造军银,偷偷置换;第二北国一直有两套浇铸银子的模具就在独孤珏眼皮子底下浇铸,只是没人发现。
独孤初犹豫了一下,才问:“有没有可能真的像赵显宗说的那样,在出户部的时候,银子就已经是四两半银。”
独孤珏冲人招了招手。立刻有人拿了个册子来。
独孤珏把册子托在手里,翻开指着一页说:“每一箱军银出军饷司,都要称重,然后记录。称重的时候,有几个人在一旁记录监察。本王偶尔也会来看看他们称重。就算是他们在浇铸时做手脚,如何在出库的时候让总数不变?”
独孤初看了看,果然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发往各个关口的每一箱银子的重量。他翻到几年前北关的记录时,留神看了一眼,上面写着:圣元十五年三月五日,五两纹银一箱九十锭,共四百五十两。
这一页页脚刚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