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整个混沌开始混乱时,顾安依旧进行着自己的悠闲生活。
他带着鸿乾老祖、大玄阴主宰游历诸天,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大道之路。
大道之路如同三千大道般繁多,所有的大道之路都会交汇在一起,当天道各界...
雪融后的山道泥泞不堪,马蹄陷进湿土里,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匹老马喘着粗气,鬃毛上还挂着昨夜霜露的残痕。它走得极慢,仿佛每一步都在与某种无形之力抗衡。少年牵着缰绳,眉头紧锁:“这畜生……竟也染了命浊之气?”
“不是它的问题。”少女伸手抚过马背,指尖掠过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灰线??那是从黑石谷带出的残余气息,顺着她的血引,悄然蔓延到了同行之物身上。“我们走过的路,已不再只是人间之路。每一寸土地、每一口呼吸,都成了命劫棋盘上的子。”
医女蹲下身,翻开马蹄边的泥土,取出一枚碎陶片,上面刻着半圈扭曲符文。“又是逆命教的‘引浊桩’,他们把阵眼埋在民间小径之下,借旅人脚步激活命纹脉络……这些人不杀人,却比屠夫更狠。”
老塾师静坐于一块青石之上,手中竹杖轻点地面,像是在倾听大地的心跳。“三百年前,归仁城破时,也有这样的陶片出土。当时官府说是邪巫作祟,烧了整条街。可真正被烧死的,是真相。”
少女沉默片刻,忽然弯腰拾起一片掉落的桃叶。它本该枯黄,却泛着淡淡的金晕,像是体内有光在流动。她将叶子贴在额前,闭目感应。
刹那间,神识如丝线般延展而出,穿过泥泞小道,越过溪流断桥,直抵西陲方向。她看见了一座被风沙半掩的村落,屋舍低矮,炊烟稀薄;孩子们坐在墙根下,眼神空洞,嘴角没有笑意。村口的老槐树下,挂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铜铃,每当风吹过,便会发出一声喑哑的响动,如同叹息。
而就在那铃声响起的一瞬,所有孩童齐刷刷抬头望天,动作整齐得不像活人。
“他们在用声音控制人心。”她睁开眼,声音微颤,“不是瘟疫,也不是蛊毒……是‘律’。一种以音律为载体的伪命规则。”
少年握紧铁剑:“所以三年没听过笑声,并非因为悲伤,而是根本不能笑?谁敢笑,就会被铃声纠正?”
“正是。”老塾师缓缓起身,“古有‘正乐以定国’,今有人倒行逆施,以乱音篡心。此非教化,乃精神之奴役。一旦形成惯性,整个村子将成为无魂之壳,随时可被召为祭兵。”
医女咬牙:“这种手段……比直接杀人更难防。等我们赶到时,恐怕连自救之意都已被磨灭。”
少女却笑了,将桃叶收入袖中。“但他们忘了,人之所以会笑,并非因听见命令,而是心里藏不住欢喜。只要还有一颗想笑的心,命格就未彻底沦陷。”
她转身走向老马,轻轻拍了拍它的脖颈。“你累了,先歇着吧。”随即对众人道:“我一人先行。”
“不行!”少年一步挡在她面前,“上次你是诱饵,这次不能再冒这个险!他们等着你去破阵,只要你触碰那铃,就是新一轮命劫启动的信号!”
“所以我不会碰铃。”她望着远方,“我要让它自己响??为欢笑而响。”
话音落下,她已纵身跃上马背,不再多言。老马嘶鸣一声,竟似恢复了力气,踏泥飞驰而去。
三日后,黄昏。
西陲村外,夕阳如血洒在黄沙之上。少女独自立于沙丘顶端,衣袂飘动,袖中桃枝微光闪烁。她凝视着那口铜铃,良久不动。
然后,她开始唱歌。
歌声很轻,是一首极为简单的童谣,调子甚至有些走样。但她唱得认真,像母亲哄睡婴儿那样温柔。第一个音符飘出时,风停了。第二个音节落地,沙粒微微震颤。等到第三句重复时,村中某个角落,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忽然眨了眨眼,嘴唇轻轻抽动了一下??像是想要咧嘴,却又被什么压制住。
铜铃晃了晃,却没有响。
她继续唱。
一遍,两遍,三遍……
歌声不再孤单。远处沙丘后,隐约传来和声??是少年、医女与老塾师赶到了,在百步之外齐声应和。他们的声音并不优美,却坚定无比,如同三股清流汇入干涸河床。
终于,在第七遍唱到“月亮出来亮堂堂”时,那小女孩猛地仰起头,张开嘴,发出了一声极其生涩、却又无比真实的笑声!
“咯……咯咯……”
这笑声像是一把刀,划破了笼罩村庄多年的寂静。
紧接着,铜铃骤然自鸣!
但这一次,它的声音不再是阴冷压抑的嗡鸣,而是清越悠扬,宛如春泉击石。随着这一响,全村孩童同时打了个激灵,眼中的灰暗如潮水退去,露出久违的清明。
有人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喃喃:“原来……手是可以动的。”
有人抱住身边同伴,哭了出来:“我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