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牢把持着皇宫禁卫,南军则主要由几名校尉统领。所以皇宫的守卫并不是特别森严,只有虎贲军羽林卫加上禁宫宿卫,总计不到万人,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北宫,约有五六千人。”
    李儒又坐回席上,侃侃而谈:“如果我们要行事,就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再来一场宫门之变。如果能够攻入皇宫,以武力控制住皇宫,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以武力攻取皇宫?
    阎忠心道李儒这货真是个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
    这事当初窦武干过,现在袁绍也干过。
    不过他俩都被赦免无罪。
    事实上一开始他们也都被定性为造反谋逆。
    可窦武陈蕃被天下人敬佩,民间风评上根本没人说他们是逆贼。
    至于袁绍。
    还是那句话,人家有好家世啊。
    你董卓一没好名声,二没好背景,居然妄想学窦武袁绍?
    谁给你的勇气?
    当然,阎忠这些话都在心中腹诽,肯定不能明说。
    但董卓也不是傻子。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跟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因此董卓诧异道:“真的要出动军队吗?可窦武袁绍发动宫门之变,是以诛杀宦官为借口,如今没有宦官了,我还能找什么理由?”
    李儒微微一笑:“理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董卓道:“文优不妨明说。”
    李儒看向永安宫的方向,淡淡地道:“何太后与弘农王的诏书,就是最大的理由。”
    又打上废后与废帝的主意了?
    阎忠大抵也猜到了李儒是什么意思。
    别看刘协上位有董太后背书,一切似乎来得名正言顺。
    但实际上当时的人心目当中的正统皇帝,还是刘辩。
    无它,就因为他是先帝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嫡长子制度在汉朝已经根深蒂固,不止是皇室,诸侯王国也是如此。
    在推恩令出来之前,嫡长子几乎是真正的含着金汤勺出生。
    一个王国所有财产,包括王位继承,都属于嫡长子。
    即便是有推恩令出来之后,嫡长子依旧能分得大半的财产,次子和三子分小半的财产。
    因此即便是当初刘宏想要立刘协为太子,也是困难重重,阻力非常大。
    而董太后虽然借着宫廷之乱,利用董卓和董承掌控了兵权,趁势废掉了刘辩,立了她最心爱的孙子刘协为皇帝。
    可天下明眼人都知道,刘辩才是正统。
    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
    包括后来朝代修史,刘辩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也远远高于刘协。
    至于后来为什么刘协会被承认,那是因为刘辩死了,被董卓派李儒下毒给弄死。
    在刘辩死后,刘宏就只剩下刘协一个儿子。
    如此那些古板守旧的官僚士大夫集团,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刘协的正统地位,然后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现在刘辩还没死呢。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承认刘辩的合法性。
    在心目当中,反而刘协的帝位来路不正。
    众人明面上不说,只是摄于董太后的权势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在董太后废帝之时,依旧有一部分正直的士大夫反对她的原因。
    包括陈暮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
    还不是为了迎合主流思想,做的一个政治作秀,以此来攫取名望。
    而现在。
    李儒却又打上了何太后与刘辩的主意。
    这对母子的命运与身世,已经到了非常坎坷的程度,相当可怜。
    “何太后与弘农王?”
    董卓不太明白李儒的意思,问道:“关他们什么事情?”
    “文优的意思是,让明公以帮助弘农王复辟的名义,带兵入宫去。”
    阎忠瞥了眼李儒,淡淡地道。
    李儒这个人,跟董卓简直是天生一对,两个人都没有底线可言了。
    “如今天下人都很可怜弘农王母子。”
    李儒却盯着手中的毒药,眼眸中露出奇异的光芒:“弘农王嫡长子继承皇位,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却被董太后无故废除。天下人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都有怨气。若这个时候,董太后再无故鸩杀何太后的话......”
    鸩杀何太后?
    阎忠只觉得不寒而栗。
    李儒这人跟陈暮比起来,怕是也相差不了多少了。
    “文优要是早这么说,我便早明白了。”
    董卓眯起眼睛,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弘农王本就无错,无故被废,天下人心有怨气。若是因为何太后当年无故鸩杀王美人,再加上先帝遗诏,勉强能说得过去的话。何太后与弘农王俱都被废,也算是弥补了何太后当年犯的错误。可此时何太后再被鸩杀,让本就十分可怜的弘农王又失去了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