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亲自试过的,光是闻一闻就受不了,怎么可能药有问题。剂量就更别说,虽然三斛香料确实不少,可这药剂量本就不能用多,那一瓶足够毒死数百人,兑水掺入三斛香料里,也该起到效果,之前我们不是试验过吗?”
    那一瓶青化物只有一百多克,而董卓进贡的香料有多少?
    一斛27公斤,三斛就是81公斤。
    看着不少,可实际上也就是一蛇皮袋的事情。
    而青化物可是只需要20毫克,也就是0.02克就能毒死人的玩意儿,把100克兑水混入81公斤香料中,虽然量很少,可对人体的影响依旧存在。
    如果正常来说,每日焚香,一斤香料当中,就包含了0.6克青化物。别说过七日,就算是两三日,都能让人大病不起。
    特别是氰本就属于气体,稍微吸入一点点,就能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董太后这样的年纪来说,哪怕是微量的一点青化物进入身体,也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
    可如今董太后依旧活奔乱跳,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让董卓内心又是不安,又是不知所措。
    “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太皇太后根本没有焚香?”
    董卓耷拉着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弘农王根本没有听从指示去做。
    别看董卓进贡的香料十分珍贵,在汉代即便是有钱人也用不起。
    但皇室却是例外,毕竟掌握天下权力,各地珍品也是源源不断地运往内省。
    所以西域香料在永安宫并不少,每日熏香,也都是用的往年沉香,沉香比之新料味道还要醇厚一些,董太后尤其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要弘农王去做这件事的原因。
    因为等到董太后用到董卓进贡的香料时,怕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那个时候董卓早就被架空赶出中央,董太后死了还有什么意义?
    “不应该呀。”
    李儒抚摸着山羊胡道:“弘农王虽然生性懦弱,可向来都听何氏的话,如果何氏吩咐的话,他不可能不听。”
    “也许是他忘记了,小孩子嘛。”
    阎忠解释了一句。
    董卓沉吟道:“不管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也都能再这样继续等下去,还是要执行最后一步计划。明日就派人弹劾何氏,诬陷她言行不轨,怂恿太皇太后处死她。”
    “到时候怕有群臣阻止。”
    阎忠提了一句。
    李儒冷冷道:“这也好办,那就请太皇太后赐一杯酒,说是警告。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杯酒变成了毒酒。”
    那执行人呢?
    阎忠心道。
    能在太皇太后身边说得上话,还能怂恿出主意的,在这里也就董卓了。
    如果他是执行人,怂恿董太后赐酒警告,酒又莫名其妙变成毒酒,最后何太后死了,怎么解释?
    接着董卓再借口替何太后报仇的名义起兵,明明是杀何太后的急先锋,又转头把刀口对准董太后,这一番操作,能堵得住悠悠众口才怪。
    说到底,这一招既是臭棋,也是破罐子破摔的结果。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所以才需要强行捏造一个借口,给自己起兵找个理由。
    李儒狠辣归狠辣,到底不如陈暮。
    如果陈暮在,也许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吧。
    阎忠晃晃脑袋,将心中的想法甩出去,对董卓道:“我看不如私下派人去永安宫勒杀何氏,再散布谣言说是董太后做的,这样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办法.....”
    董卓正准备说这个主意好像还不错,可以考虑考虑。
    咚咚咚。
    正在此时,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
    “义父!”
    吕布的声音响起。
    “是奉先啊,进来吧。”
    董卓说道。
    吕布推门进来,说道:“宫里出事了,太皇太后忽然病倒,召义父进宫议事。”
    “哦?”
    董卓与李儒阎忠对视一眼,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等吕布一走,李儒忙不迭道:“起作用了。”
    “看来是的。”
    董卓点点头,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李儒眼眸中露出一丝凶光:“自然是要派人去给何氏饮一杯毒酒!”
    “太皇太后既然已经中毒,为何还要对何氏动手?”
    董卓纳闷不已。
    李儒冷厉道:“她当然得死,不然我们哪来的理由将董承拉下来,届时候就以董承无故鸩杀何氏为由,将其诛杀。”
    “嗯。”
    董卓点头道:“那我先进宫看看情况,此事就由文优处理。”
    阎忠在一旁默然不语。
    刚才说起想办法鸩杀何氏的时候,是一招臭棋。
    但到了现在,却又陡然成了妙招。
    这李儒还真是狠辣。
    因为董太后没出事的话,那她的话,就是金声玉律。
    即便想把杀害何氏的罪名推在她身上,只要一道懿旨,即便大家心里怀疑,也没人会说什么。
    到时候怂恿董太后警告何氏的董卓,就会变成第一嫌疑人,反而暴露自己。
    所以才是一步臭棋。
    可一旦董太后出事,何氏无缘无故被毒死了的话,那第一嫌疑人当然是董太后。
    人们就会想,也许董太后大限已至,又怕何氏复辟,便下毒害死。
    满朝文武都知道她们婆媳的恩怨,几乎本能会这么想。
    到时候董卓就可以诬陷董太后是主使人,董承为执行者,先下手为强,弄死董承,就成了死无对证。
    如此众口铄金,又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很容易被捏造成为事实,让大家产生这样的猜想。
    而且那时董太后死了,何氏也死了,皇室就剩下两个孩子。
    朝政最后会落在谁手里?
    当然是谁有兵权,就落在谁手里。
    袭杀董承的计划早就已经准备妥当,只要事变,董承一死,洛阳兵权就归在董卓手中。
    到时董卓把持朝政,还不是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的结局,大概率董卓还是胜出。
    董仲颖这次,运气真好。
    阎忠不得不感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