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绍不能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北上,面对袁家三兄弟,想要扫平河北也不容易,所以才需要利用三兄弟内讧,慢慢消磨,花了数年时间才把河北平定下来。
    而刘备不一样,第一是因为黄巾之乱的时候,他在冀州本身就积攒了相当不错的名望。第二是朝廷现在代表了大义,刘备是在奉旨讨伐贼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袁绍自己作了几次。为了逼公孙瓒和刘备离开冀州,他废掉了王芬时期立的那位伪帝。
    为了独揽大权,他打压党人,将党人边缘化处理。要知道党人就是士林风向标,陈暮当年在宦官与党人之间反复横跳,就是因为党人能够给他带来名声上的利益。
    再加上掌权之后为排除异己,搜刮钱财粮草,逼迫了不少世家大族逃离河北,使得袁绍在民间的风评越来越差,百姓对他的拥戴其实已经很低。
    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什么收复河北那么艰难?不说屠了徐州的事情,单说屠了邺城,就使得整个河北民间对于曹操极为抗拒。
    反倒是刘备一不屠城,二对冀州百姓有恩,再加上是奉朝廷大义讨伐袁绍,所以冀州民间对他并不反感。
    现在袁氏之所以还能撑着,完全是靠着袁绍自己个人的威望。
    但只要袁绍一死,以袁氏在冀州的底蕴,袁氏三兄弟一朵浪花都溅不起来。估计很快就会被部下擒获,送到刘备面前。
    青州军抵达之处,整个冀州望风而降也说不定。
    因此这才是陈暮头疼的地方。
    一旁的沮授看到他时而皱眉,时而看向远方露出深思的表情,便开口询问道:“子归,在想什么?”
    “在想收复冀州之后,大哥的处境恐怕有点难了。”
    陈暮叹了一口气。
    沮授也皱起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摇摇头道:“确实会有些艰难,子归以为朝廷会怎么出招?”
    “无非是空降个冀州牧罢了,再想办法把大哥打发到南方去继续收复失地。”
    “看来是把明公当成一件工具了,子归有什么对策没有?”
    “没有。”
    陈暮望向远方:“除非大哥没有生擒袁绍,袁绍也没有死,还有回旋的余地,只是战场上刀枪不长眼,我能击败袁绍,可没有把握能放他跑了。”
    “放跑袁绍?我没有听错吧。”
    荀攸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东西,心道莫非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沮授低声道:“不放走袁绍,消除袁氏之后,朝廷该猜忌我们青州了。”
    “原来如此。”
    荀攸恍然大悟,他是军事奇才,对于人心把控上确实没那么到位。
    谋士也分三六九等,并且同级别的谋士,侧重也不同。
    比如后世某游戏当中,荀彧的智力是96,荀攸的智力是95,看上去相差不过1点。
    但你让荀攸去搞内政后勤和处理朝堂事务试试?
    搞内政荀彧能把荀攸完爆。
    又或者让荀彧带10000人和荀攸带10000人在野外互相指挥对战试试?
    论起行军打仗,荀攸能把他这个族叔打得找不着北。
    以后世标准来看,谋士大体分内政类、谋略类、军事类、政治类以及战略类等五个类型。
    荀彧的战略、内政以及政治水平相当高,谋略和军事就差点意思。荀攸则是谋略和军事水平高,其它的就不如荀彧。
    诸葛亮为什么在后世几乎所有三国游戏当中智力都冠绝整个三国所有谋士,也是公认第一智者?
    那是因为他是全才,所有的类型都在95以上,样样精通。
    所以荀攸没有想到朝廷也理所当然。
    这属于政治方面的范畴。
    沮授搞政治比荀攸强不少,但跟陈暮贾诩郭嘉这些人相比还是差了些。
    他只想到了朝廷会猜忌刘备,却不知道会用什么手段。
    而陈暮在朝堂待了那么多年,什么手段不用想都知道,无非是对刘备继续加大力度封赏,高帽子一堆一堆地捧,但实际好处却一分都不会给。
    地盘朝廷会想办法夺走,兵权也会想办法钳制,最好是再利用朝廷大义,让刘备去南方找其它诸侯的麻烦,消耗他们的实力。
    朝廷最大的手段,便是掌控了大义名分。而刘备偏偏就吃这一套,估计刘虞一道诏书下来,就得屁颠屁颠南下。
    难怪曹操要把汉献帝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权力半点都不能让出去,就在于朝堂上天命难违呀。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荀攸也皱起眉头,一想到他们在前线打生打死,朝廷还要在后面搞小动作就让人觉得难受。
    陈暮摸着下巴道:“我倒是做了一个后手,但这个后手必须要等到天子快老死的时候才能用出来,现在也不知道天子身体如何,想办法拖一拖吧。”
    “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袁绍不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