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抬起头看了看,那支队伍并没有带戟,仅仅只是腰间配刀而已。
    鲜于辅皱眉道:“不是说受降吗?为何他们还带着武器?安平,去,差人过去问问。”
    “唯!”
    阎柔便派了一名士兵过去。
    过了一会儿,士兵回来禀报道:“禀将军,对方将领说是要当面献刀,以示诚意。”
    阎柔想了想道:“他们只有几百人而已,应该掀不起什么风浪。”
    “嗯。”
    阎柔点点头:“让他们过来。”
    蒋义渠便带着大戟士缓缓向前,他们的步子很慢,脸色颇有些紧张。
    大戟士确实是一支运用长戟做武器的队伍,人数不多,根据《后汉书》记载,只有几百人而已,但他们是重装步兵,跟高顺的陷阵营有得一比。
    但因为此战他们作为突袭敌人首脑的队伍,带着长戟穿着重甲跑不快,很难发挥突袭效果,所以全部改成环首刀以及轻甲过来。
    如果是穿戴重甲,他们倒是有信心杀出重围。但一身轻甲,面对敌人上万人的庞大队伍,还是让他们压力非常大。
    不过好歹是百战精锐的老兵,大戟士们虽然不少人汗流浃背,神情紧张,但依旧保持着战斗意志。
    他们的步伐不快不慢,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在了高台之上,已经离高台不足三十丈远。
    “停!”
    还没靠近过去,青州军就有人骑马出来命令他们停下。
    蒋义渠心中一惊。
    他们的背后都藏有短戟,是打算靠近高台之后同时往台上扔来刺杀敌方将领。
    原本计划是在十丈以内,结果现在离得三十丈的距离,也就是七十多米,臂力恐怕不够将短戟甩那么远。
    “怎么了。”
    蒋义渠忍不住问。
    来人喝道:“懂不懂投降的规矩,缚身、衔壁,你一个人过来向我们献上印章,不知道吗?”
    蒋义渠当时候就懵了,受降仪式还有这么多规矩?
    不是说出来献出印章之类的就行了吗?
    现在已经靠近高台,却不让他们过去,自己一个人去的话,有什么用呢?
    一时间,蒋义渠有些骑虎难下。
    而就在他懵的时候,那边陈暮正对众人说道:“春秋时许国灭亡时,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秦王子婴投降高祖时,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这些都是投降规矩,这冀州军居然就这么走过来,颇为无礼了些。”
    “少府说得没错,都投降了,还敢这么招摇地走过来,不知道地还以为他们是获胜的那一方呢。”
    “我们跟袁绍打了那么久,死伤了多少弟兄,没有杀他们就不错了,他们却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齐王,将军,是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了。”
    “还是少府博学多识,我们完全不知道,原来投降还有这么多规矩。”
    周围的将领们议论纷纷。
    面对夸奖,陈暮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其实在宋朝以前,投降确实是有很对规矩的,比较出名的如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降宋,缚身,衔玉壁,引白羊犒师,奉降表,惹得花蕊夫人大叹“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还有三国到西晋时期,季汉后主刘禅,“艾至城北,后主兴榇自缚,诣军垒门。艾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壬寅,浚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其伪太子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浚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收其图籍,封其府库,军无私焉。帝遣使者犒浚军。”
    同理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也是如此,大概分为自己捆着自己,然后口里叼着代表身份象征的玉玺印章,奉上降表等几个步骤。有些还得脱掉衣服,或者抬着棺材。像这样捧着印章,随身带着武器大摇大摆过来投降,确实很无礼,没有诚意。
    那边来人喝令蒋义渠自己捆着自己,然后一个人过去献上袁绍印章玉玺,让他方寸大乱。抬头看了眼天色,已经到了约定的时候,再看了眼西方,不知道何时,刚好已经是到了日中三刻,西方的上空,卷动起了滚滚浓烟。
    “咚咚咚咚!”
    滚动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入到了众人耳朵里,顿时让包括高台上所有人的脸色都是骤变。
    “动手!”
    蒋义渠知道因为在这里耽搁了时间导致高干那边动手的同时,自己这边慢了一步,只能硬着头皮被迫下令。虽然离得三十丈远,短戟的威力会削弱很多,但顾不得其它,只能先动手制造混乱再说。
    几乎同时数百号大戟士从身后腰间别着的短戟取出,然后奋力向着高台方向投掷了过来。在投掷过后,他们马上拔出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