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09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最近晋王府和傅康年那边都有些什么动静,事无巨细,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只要与众不同,都要来报。”
    心腹两日后交了一份卷宗到陈怀义桌子上。
    陈怀义打开一看,果然,傅康年最近频繁到晋王府中议事,有时候一天去两趟,但最近朝堂上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回到府中,他总会召集手底下的管事过来议事,频率非常高。
    这明显是在搞事啊,但却瞒着他们。
    只怕平王殿下的猜测成了真,晋王是准备对太子动手了,而且还是以一种完全出乎人预料的方式。
    陈怀义烧了卷宗,让人悄悄盯着晋王府和傅康年的一举一动,暗暗搜集证据,静观其变。
    果然,十天后,京城的风向也渐渐变了,街上、茶坊、酒肆到处都有人在议论太子去利州救灾一事,多是夸赞居多,言语之间,还无比庆幸大景有这等能干贤明、爱民如子的储君。
    很快,各地百姓为太子建生祠立像祈福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等到腊月初,太子返回京城时更夸张,从利州开始,每都一州都有无数的百姓夹道欢迎,跪地迎送,为表心意,这些百姓还拿出家中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想进献给太子。
    而且从利州开始,还有不少地方官员相继上书夸赞太子,甚至是为太子请功。
    这种事刚开始发生时,延平帝喜闻乐见。
    太子办事得力,深得百姓喜爱,他脸上也有光,而且能快速解决了利州这场天灾,让三州平静下来。
    但随着这种声势愈演愈烈,以至于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只知太子而不知皇帝时,延平帝不爽了。
    他希望儿子们优秀,都是人中龙凤,但他又不希望儿子们太过优秀,因为这样会威胁到他的权力。
    尤其是太子,这是一国储君,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迟早会取代他的继承人。
    于是渐渐的,再有夸奖太子,为太子请封的奏折,延平帝脸上的笑容就勉强了许多,以至于后来听到太子的名字他都会下意识地皱一下眉头。
    陈怀义在朝堂上亲眼见证了延平帝心情的微妙变化,这下总算确定了晋王打的如意算盘。
    恐怕从晋王开始放弃兵权,不再上朝开始,就在谋划这事了。
    真是好深的心机,好绝妙的算盘!
    他退出来,再不露痕迹地抬举太子,太子越蹦得高,就越容易招来延平帝的忌惮,迟早成为延平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到时候不用晋王动手,延平帝自然会对太子下手。
    不费一兵一卒就悄无声息地除掉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陈怀义不得不感叹,论心计,晋王只怕是诸位皇子中最厉害的。
    但他的想法还是没改变,克制比放纵更难,平王殿下这个优点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
    只是太子若现在就倒下了,对平王殿下未必是好事。
    陛下身体虽还不错,可也是五十来岁的人了。太子一旦倒下,朝中肯定会有大臣
    上奏立储,届时晋王的呼声必然是最高的。
    晋王是皇长子,有军功在身,平日里品行端正,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廷,名声都不错。
    楚王虽也是嫡子,可其性情比较阴沉,又无大的建树,即便有钱家鼎力支持,怕也很难上位。
    不过最终决定这事的还是延平帝,立嫡还是立长,还是得看他的心意。
    陈怀义琢磨了许久,都没想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能够将楚王推上去与晋王打擂台,再多给南越一些时间。
    就在这时,他却收到了刘子岳的来信,信里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李安和。
    知道李安和的身份和事迹后,陈怀义拍案叫绝,心里顿时有了主意,这次让晋王尝尝什么叫黄雀在后。
    ***
    腊月中旬,临近过年,街道上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卖年礼的,城中到处都洋溢着新春的气息。
    可对比平民百姓的期许和开心,朝中的局势却有些紧张。
    随着太子回京日程的逼近,延平帝的心情越发地不好了,连续斥责了好几个官员,搞得大臣们没有要事,都不敢上奏事情,就怕撞到枪口上。
    腊月十八这天,天气晴朗,太阳高挂,救灾几个月的太子总算带着队伍回来了。
    京城的百姓不知从哪里得了这个消息,也是夹道欢迎,持续数十里,连通往皇城的要道都被堵住了。
    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
    有大臣听说了这个消息,上朝时特意将这事奏禀了皇帝:“恭喜陛下,京城百姓听说太子殿下今日要回京,无不欢庆,都自发准备今日在正阳街上欢迎太子殿下。有如此储君,真乃我大景之福啊!()”
    ?`??虎N???魎?齱??????坛葶顛塔?衟???瞍?????拏?虎?
    ?Ⅻ蕐?瑞?垈?????
    ??葶?湿敧??捫???敧葶鑎浑????顛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