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提前20年开拓西洋副本!北征漠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饿死就算了,
    老朱还说:“生老病死朝廷照顾。”
    这下好了,
    皇室死人了,还不能自己埋,只能等着朝廷埋。
    朝廷本来就没钱,人手又紧张,你朱家子孙又这么多,
    想下葬?排队去吧!
    现在排到你姑父的三姨父的表祖父的爷爷的爸爸,再过五年就排到你爸了。
    哭?再哭就不算排队时间了哦?!
    老朱好心干坏事,但也足以证明他对亲情的看重。
    他虽限制藩王,但并没有做得多绝,
    其实说到底,老朱可能想到过藩王会反,但藩王反,总比那些外人反好吧?
    藩王反了,坐皇位的依旧是他的子孙。
    大明这块肉,烂也要烂在他老朱家这口锅里!
    当然,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北平是朱棣的封地,朱棣和地方官员多交流,无可厚非吧?
    不然你让大侄子亲自来北平城和官员们交流?
    接下来是第二条计策。
    第二计:“在府中悄悄炼制兵器囤积,招募府兵。”
    朱元璋定的规矩,
    每个亲王可拥有三支护卫,每支3000人-19000人。
    理论上来讲就算每支护卫拉满,
    一个藩王最多拥有5万多人,
    这点人其实在朝廷面前,不算多。
    但这只是理论上,
    朱元璋设立了九大塞王守卫边疆,
    朱棣就是九大塞王之一,
    他的封地‘北平’需要防御的是北方的蒙古族。
    既然要守卫边疆了,要打仗吧?打仗不能没人吧?没人要招募吧?
    你让我守的边疆,我战争中补充点兵源很合理吧?
    至于补充了多少,那你别管。
    不然你让大侄子自己来守?
    就这样,
    没过多久,
    大多数藩王,基本拥兵十几万。
    其中打仗最强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传说中的朵颜三卫,一开始便是宁王的部下。
    因为一开始朱棣并没有造反的心思,所以并未刻意屯兵造甲。
    而是在朱允炆削藩,逼死自己诸多兄弟后,朱棣才开始屯兵造甲,准备造反。
    但夏宇可提前知道朱允炆那小崽子心狠手辣,便将此举措提前。
    至于最后一策:
    “派心腹前往广州建造战船,为下西洋做贸易做准备!”
    这是夏宇的最重要一步,
    前面虽然说过,九大塞王多有些兵马,朱元璋是可以忍受的。
    但也只能是在老朱的忍受范围之内,
    大规模发展定然是不行的。
    此时是1382年,即洪武十五年,
    按照正史,
    朱棣1402年即帝位。
    这其中可还差20年啊。
    上一次夏宇花费10几年的时间让朱元璋坐到东半球话事人。
    这一次虽然朱棣实力还弱小,但提前发展20年,也总能有些成就吧?
    而且夏宇是准备让永乐大帝开启全球副本的,提前20年布局很有必要!
    夏宇的计划是,
    朱棣在北平苟住,暗蓄力量,时不时刷刷声望。
    然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海外,开西洋副本。
    种土豆,搜钱财,爆兵,远离大明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
    等待时机一到,
    首尾呼应,倾巢而出。
    让天下知道,真正的龙,在北平呢!
    而且朱元璋颁布的禁海令,一开始主要是限制民间,官方还是可以航海的。
    朱棣的藩王身份可以起很大作用。
    “朱老四终归是皇子出身,比老朱开局一个碗白手起家要爽的多啊。”
    将自己的操作提交,
    朱棣的模拟人生,继续!
    【父亲没了母亲这把刀鞘,杀心更重,甚至开始惩治在捕鱼儿海立下大功的蓝玉,且朝中多有牵连。】
    【你心中的寒意更甚,你清醒的意识到不能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放在他人手中,思来想去,你决定发展自己的势力!】
    【你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培养自己在朝中的力量。】
    【你以“防御北方蒙古南下骚扰边疆百姓”为由,开始扩充兵源。】
    【在招募的兵源当中,你认真挑选出精锐,后续慢慢将府中府兵和下人替换成这些精锐。】
    【有兵不可无甲,你观察到自身府邸深幽,外人难以探查,开始在府中炼兵屯甲,以备不时之需。】
    【沿海多遭倭族侵扰,父亲之前下令海禁,但你敏锐的察觉到,航海一事大有可为。】
    【下定决心后,你派自己的心腹携带金银,前往广州,买船造船,为下西洋贸易做准备。你特别指定尚且年少的侍从‘郑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