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顾陆放水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奎恩先生,你真的相信,顾陆先生对威茅斯存在特殊的感情吗?”威可多询问面前的人。
    眼前的中年男子,全名奎恩?范泽斯通,2020年还是家乡之耻(凯恩的父亲),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转变,直至今日,奎恩已是波特舍姆村志愿者协会的主席了。
    大?的乡村施行自治,没有村长一类的职位,所以作为转向旅游行业的村庄,土地保护协会会长、志愿者协会主席以及社区旅游民众代表,已是波特舍姆三巨头了。
    “当然,华夏有一句古话??????”奎恩思索良久都想不起原话的读音,只能用英文解释大概的意思,“攻击是亲切,责骂是爱情,懂吗?”
    “再有,前面《卫报》不是评价过吗?顾陆位列21世纪作家top100第七名。如果真要攻击我们威茅斯,有的是手段和力气。”奎恩越说越通畅,甭管别人信不信,他是把自己说服了。
    最怕的不是被洗脑,而是自己给自己洗脑,威可多认为和他没什么好说的了。
    挂断了对方电话,奎恩依旧想请顾陆先生去村里…………
    5月16日,威可多收到了顾陆打来的电话,声称作品已发过去了。
    并说,“这是基于威可多先生,给我的科普而诞生的作品。威可多先生请看看,如果有什么问题,麻烦立刻告知,我进行修改之后再交给乔纳森先生。”
    肯定要看看啊,作为在大嘤官场摸爬滚打半生之人,威可多一定会好好揪出华夏作家作品的问题。
    邮件名:《Yes,Minister》
    威可多知道这个单词,Minister,很熟悉。可以是部长,亦或大臣的意思。很快,威可多知道书名表达的是什么了,新任行政事务部大臣哈克,与自己的常任国务次官(常任秘书)汉弗莱爵士的见面,这就是开篇的内容。
    作品的笔锋让威可多有点意外,比如调侃,“比尔已受命主持欧洲事务。可怜的古老欧洲!比尔既不会讲法语,也不会讲德语。实际上,他甚至不会讲英语!”外行指导内行,威可多感觉全世界的政府都会出现这个毛病。
    很精准,让他会心一笑。但感觉有一点不对劲儿,这玩意和威可多想象中歌功颂德的作品有些不同。
    紧接着,更多更犀利的吐槽,在哈克和汉弗莱爵士、私人秘书伍利的对话中出现。
    比如不想回复一篮子信件,可以撰写万能回复信,主要就两句:“此事还在考虑之中。”“此事正在积极考虑之中!”
    “在考虑之中”和“正在积极考虑之中”有什么区别?
    伍利回答:“在考虑之中’是说我们已把档案丢失了。‘正在积极考虑之中”是说我们正在设法寻找它!”
    这本作品没有主线,或者说主线就是哈克这位新任内阁大臣的所见所闻。
    比方书里非洲小国布兰达来访,威可多地理也不错,想了想,应该是影射的赤道几内亚吧,石油资源丰富。
    那么对于国家来访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称呼,称呼LDC(欠发达国家),对方不满,那么大嘤就有责任和义务称呼为HRRC(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这些是能够写出来的?”威可多不确定了。
    书里虚构的大?新任首相公布的竞选纲领是“公开性政府”,口号是民众可以了解一切。
    但口号是口号,实操是:“他们有无知的权利。知识代表着阴谋和罪行,无知倒有一定的尊严。你不能让人们得其所愿,如果这对他们没有好处的话。你会给一个酒鬼白兰地吗?”
    威可多在很多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华夏作家问了很多,比方说对大?行各部门的职员非常好奇。这个数据给不给,威可多还问了乔纳森大臣,得到了准确的答复,才给了。
    书里面就用这个书籍写了一段哈克与汉弗莱爵士的对话“我们部门有多少人?”“我们部门?额......我们部门很小的”“很小?有多小?2000?3000?”
    “......我想大概26000人吧!”
    哈克想要裁员,而汉弗莱的回应是“去年我们研究过,大臣。结果表明我们还需要增加500人。”
    哈克任职的行政事务部是虚构的,但威可多任职的内政部??就是这数据,同时也能看出行政事务部门就是以内政部门为原型。
    半小时、一小时、一下午。
    “是谁把这本书放我邮件里的?”威可多看完了抬起头,内心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是,大臣》那是以各种角度嘲讽大嘤官方啊,如果光是嘲讽那还没关系,关键是很多内容一针见血。
    正所谓,真话才会让人破防。
    威可多现在有些相信了,相信什么呢,相信奎恩大叔的话,就从这个讽刺力度,对威茅斯,的的确确放水了。
    “这………………这不会让别人以为他这些东西是我教的吧。”威可多感觉天都塌了。
    不行不行,必须要和乔纳森大臣说清楚,立刻找到敲响对方的办公室,补充一句,敲门之前肯定是经过私人秘书的通报了。
    乔纳森还挺忙碌的,“顾陆先生的作品完成了吗?”
    对方每次来都是汇报进度,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已经完成了,但是......”威可多来得太快,脑中还没想好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写得不好?”乔纳森问。那可不行,订金都给了。
    《泰晤士报》评价哈克是[改变世界的七十位作家之一,《每日邮报》评价江浩是[写作宗师,是罕见不能根据题材随意更换写法的作家],还没卫报的评价。
    就那几个月,江浩在英语世界的知名度,蹭蹭往下飙升。果然,写得坏,是如宣传得坏。
    “作品坏,哈克先生的写作能力太弱了,以主角顾陆第一视角写得非常没代入感。”威可少说,“只是内容...…….……”
    不是说,连《魔戒》都能写坏,写个诋毁小樱的还是复杂?江浩说,“坏就行了,内容如何你都能接受。”
    他能接受?你是能接受啊!你怕那本书下市销售,你被打成英奸啊,威可少说,“外面很少内容,都超乎你的预料,和你提供的资料没很小的距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