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孔颖达!堂堂孔家后人,竟只有这点格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虞世南,李纲,孔颖达:“......”
    三人全都鸦雀无声,目光不敢置信的看着此刻,尽管明明如他所说,杀害了自己的亲叔叔,得位不正。
    但却依旧腰背挺直,一脸认真且自信的说出那句“正大光明”的李承乾。
    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自从玄武门宫变那日,大唐长安,甚至是周围各州县的世族圈子里,就流传开了,关于这位太子殿下的传闻。
    什么孔武有力,什么生性凶残,什么目无君父......
    甚至有人更是背地里将李承乾说成是王莽那般的存在。
    这让他们几个被选定为太子老师的人,今日在来东宫的路上,心里也难免带着几分忐忑。
    不过,似乎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真的如同传闻说的那般肆无忌惮。
    又似乎,与传闻之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所以,殿下才如此急迫的提出了要建立锦衣卫的事情?”
    虞世南捻着胡须,神色复杂又凝重。
    李承乾点头。
    “既是变法,那肯定会遇到阻挠,而为了扫平这些阻挠,孤自然需要一柄足够锋利的钢刀。”
    顿时,李纲三人相视一眼。
    “可殿下所言锦衣卫,可看起来并不只是单单为了变法保驾护航。而且,陛下怎么可能会答应这样的事情?”
    李承乾闻言,挑了挑眉。
    “几位先生看样子对我父皇并不是多么了解啊,作为他的儿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几位.....孤的父皇,在胆子这方面可从来没有怯懦过。”
    “诸位看着吧,大唐马上就要变得精彩起来了......”
    虞世南三人不理解李承乾话语之中,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大的自信。
    伴君如伴虎,这是所有臣子内心之中,在应对和皇室有关的事情时候,最朴素,也是最根本的想法。
    然而。
    作为一个穿越者,知晓历史走向,且如今身负“从龙之功”,李承乾在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处理上,可以说相当有信心。
    这件事已经和开卷考试没有什么区别了。
    换句话说。
    虞世南他们身为太子老师,需要考虑君父猜忌这种事情。
    但是李承乾却是明白,自家这位李二同志的胸怀,比他们想象的可要宽广的多。
    只要做得事情是对社稷有益,能够让他治下的大唐更快,更好的进入盛世,威压海外,四夷臣服。
    李世民绝对是众多皇帝之中,最可以令人放心的“老板”了。
    时间一晃。
    两天时间过去。
    甘露殿,李世民这位皇帝陛下,按照以往,正在这边处理奏折。
    此刻桌案之上,除了关于突厥那边,来自灵州都督李道宗和并州都督李绩的汇报奏疏之外,就是一摞摞弹劾太子李承乾的折子。
    “哼!丢掉,把这些碍眼的东西全都给朕丢掉!这帮朝廷蠹虫,当真以为朕不提及这件事,就是朕真的猜忌太子了?”
    “还想让朕废太子.....来人,给那几个上折子要废太子的御史,一人送二十杖!”
    “给朕重重的打!”
    太监王德急忙慌乱的将被皇帝愤怒的丢在地上的折子,全都捡起来。
    领命出去传令。
    李世民脸色难看,脑海中满是自家太子那日送上的三个奏折。
    里面的内容已经被他翻来覆去的想了两天。
    李世民不是傻子。
    虽说他曾经是马上将军,但不意味着他不是不懂得治理天下的莽夫。
    尽管不清楚免除农税是否现实。
    但是商人们有多富,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若是能够征收商税,今后朝廷不论是修建河道,建造城池,亦或者赈济灾民,都能够更加从容一些。
    但,难就难在,自家太子那仅仅只有他看过的奏折之上的完整内容,更加炸裂。
    自家这个儿子,想要的可不单单是收取商税。
    “王德,太子这些时日在做什么?”
    刚刚回来的太监王德急忙躬身。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这些时日,每日卯时准时起床,然后就带着越王殿下和一些东宫六率亲卫,在显德殿前演武对战”
    “之后朝班开始的时候,洗漱完毕,用过早膳,就开始在显德殿处理政务,一直到晌午用膳休息两刻,然后看书处理政务,申时东宫属官出宫,殿下还要和越王殿下,处理政务到子时......”
    身为李世民的贴身太监。
    王德对于宫内的情况,自然是一清二楚,加上李承乾这边每日做的事情,也确实规律。
    稍一询问东宫的太监就知道了。
    李世民却是瞬间蹙眉。
    “处理政务?东宫哪里来得那么多政务?还能让他处理到子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