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贞观三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历史的车轮在李承乾这个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灵魂的拉扯和推动下。
    如同大唐贞观三年的贞观号火车般,带着一股曾经旧时代无可匹敌的速度,驰骋在李承乾设想的轨道之上。
    而此刻坐在贞观号的大唐百姓们,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个光辉时代,享受红利的第一代人。
    “皇兄,眼下我们铁路局这边的计划是,修建太原府到河东道石门郡,以及从石门郡北上直通燕州的铁路,争取一年时间建成.......”
    轰隆轰隆的火车运行声,并没有影响到此刻李承乾他们车厢之中,正在开会的众人。
    贞观三年的春节结束,李承乾这位大唐的太子,也终于是告别了含泪相送的四弟魏王李泰,坐上了返回太原府的火车。
    李承乾闻言,微微蹙眉。
    “老七,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孤讲得很清楚,这铁路的确是要快速的修起来,但绝对不意味着要减少质量的要求。”
    “不说这两条线路其中要经过不少的山川和河流,单单是出太行山这一件事,一年时间,你办得成?”
    李承乾声音难得的带上了几分严厉,目光在在场几人的脸上扫过。
    “舅舅,你是干过黄河水利大工程的,你觉得,想要建造这两条铁路,至少需要多久?”
    听到李承乾的问话,长孙无忌沉吟一番。
    “太行山连绵上百里,其中直通石门郡的路上,更是山势险要,绕路修建必不可免,加上之后的水路还需要搭建足以承载铁路和火车的大桥......”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一旁的燕王李恽,叹息一声。
    “殿下,没有三年时间,怕是连一点效果都看不出来。”
    三年......李恽表情一紧。
    然而,如此紧张的他,迎来的却是自家皇兄李承乾无奈的一个白眼。
    “可算是清醒了?一年......给自己压力是好事,但不要忘了,格物之术讲究的是实事求是!”
    见他终于是老老实实的沉寂了下来。
    李承乾这才缓缓敲了敲桌面,沉吟开口。
    “工程时间暂定五年,不过,这五年的时间,不能单单只用来建造铁路......孤会给让人多给你拨付一些经费预算,帝国工程大学的建造,还有人才的培养,你也要给孤加紧抓起来!”
    “明白吗?!”
    李承乾一声颇具威严的低喝,引得李恽赶忙挺胸抬头。
    “请皇兄放心!五年时间,保证完成任务!”
    李恽在李承乾点头示意过后,刚刚小心坐下。
    李承乾的目光就已经缓缓的落在了此刻,明显努力想让自己缩在角落之中的晋王李治身上。
    “稚奴?”
    李承乾平静一声轻唤,让李治的身体不由一颤,这才缓缓的从一排排太原府官员的位置中间,站了起来。
    他哭丧着一张脸,对着李承乾拱手。
    “皇兄,我.......”
    他想要说什么,都还未能出口。
    下一刻,李承乾就已经淡淡的给他下达了命令。
    “今年开始,第一官学那边你不用去了,今后就跟在孤的身旁,学习处理政务。”
    李治小脸顿时皱成了一张苦瓜脸。
    但面对出发之前,自家母后的叮嘱,以及四哥的警告,还有眼下根本不给他商量机会的皇兄太子。
    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恭敬领命。
    见他没有作妖,李承乾目光又看向了一旁的楚王李佑。
    “帝国大学农学院这边也分出来一部分,给孤成立帝国农业大学,五弟你在农学院这边深耕了很久,基本上各项事务也都清楚,这件事你来负责。”
    “孤的要求还是一样,实事求是,格物致新......”
    李佑赶忙起身,肃然行礼:“皇兄放心,臣弟必不让皇兄失望!”
    之后,李承乾又当众直接任命八皇子越王李贞,进入到了新政法务司,实际性的参与到新政律法的编写当中。
    而如果说,对于剩下的这些皇子们的安排,李承乾还算带有几分温和的话。
    那么,接下来对麾下官员们接下来一年的命令。
    李承乾那可就是真真正正的展现出了一个帝国储君的果决和不容置疑。
    “卢国公,贞观三年一年时间,贝加尔郡那边务必要做到至少生产消耗,足以自给自足的程度,接下来一年里帝国除了能够在物质上给予部分支持之外。”
    “剩下的困难,都需要你们自行克服......”
    程咬金半遮半掩着一张老脸。
    这个年节过得,就因为他无意之间在自家夫人和几个儿子的面前,表露了几分不想回去贝加尔郡的心思。
    就迎来了一整个年节的数落。
    如今,事情很显然已经传到了当今太子这边。
    面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