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住洪济桥,不让其大部队通过。」
    「来人,率一千五百步兵从东门出,五百骑兵从南门出。立即备甲,谁敢贻误战机,杀无赦。」
    由于李瑄是率领亲卫和五百弩兵,提前脱离大部队奔袭而来。
    树敦城守将猜测唐军大部队未到洪济桥时,想要派遣士兵出城,准备堵住洪济桥的入口。
    他想得十分美好。
    只要有铁甲和长矛,将桥堵住,唐军就算是有千军万马无法通过洪济桥。
    不管唐军的目的,先将唐军堵在九曲再说。
    「将军不可,树敦城是我吐蕃的兵械之城,有大量的能工巧匠,它的作用还在储存粮食的百谷城之上。我军不应该去攻击过桥的唐军士兵,以防止有不测。」
    树敦城的副将连连劝说道。
    他害怕出城后没达成战略效果,想要撤退,就不太容易了。
    「大胆,你这是什麽想法?本将有理由怀疑唐军占据洪济桥,是为让大部队通过洪济桥,围堵正在赤岭东山口的没庐大论。如果没庐大论腹背受敌,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树敦城守将自认为地说道。
    他猜测唐军骑兵迂回九曲,是为围堵没庐穷桑倭儿芒。
    他也是没庐家族的人,不希望没庐穷桑倭儿芒处于危险之地。
    「将军,我们可以通告没庐大论,睿智的没庐大论一定有防备。出树敦城攻击唐军,太过冒险了。如果失去树敦城,你我都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树敦城副将不认为树敦城主将的话有道理。
    自李瑄出现在青海后,没庐穷桑倭儿芒已经演练如何从东山口撤退。
    唐军最起码有三万以上骑兵的规模,才能完成绕后的围堵。
    可这麽多骑兵,想通过洪济桥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说到底洪济桥只是一个木桥,虽经过多次加固丶修缮,但经过数十年的风吹雨打。
    「呵呵……李瑄已经在青海东北部,你怎麽还怕成这样。河西陇右虽大,但能对我吐蕃有威胁的,也只有李瑄一个。其他皆不足道哉!」
    「如果出事情,我来担责。记住,我姓没庐。四大尚族之首的没庐。」
    树敦城守将瞪了副将一眼,很看不起副将的胆小怕事。
    他派两千人,去攻击唐军数百人。
    如果李瑄不在,不是轻而易举拿下吗?
    更何况唐军长途奔袭而来,他们以逸待劳,又兵足甲坚。
    这一刻,树敦城副将不敢再说话,官大一级压死人。
    不管是大唐还是吐蕃,副将永远没有军队指挥权,除非主将赋予副将权力。
    树敦城千斤闸门缓缓升起,披着铁扎甲和锁子甲,手持长矛的吐蕃士兵向洪济桥冲去。
    南门,吐蕃骑士猛驰而出,向战场上绕去。
    「将士们,唐军人少,将他们击溃,我们就等着领赏吧!」
    树敦城守将亲自带领步兵,在后方鼓舞士气。
    唐军也扫清洪济桥两端的所有吐蕃士兵。
    一部分弩兵留在洪济桥的另一头把守,另一部分亲卫和弩手下马,迅速通过洪济桥。
    李瑄第一时间,让过弩兵分散布阵。
    等树敦城的吐蕃士兵杀来的时候,唐军的所有弩手已通过洪济桥。
    弩兵五十人一队,在桥前铺开,列阵防御。
    另外,神策卫的所有战马,也通过洪济桥。
    「勇士们,冲!用一个唐军的人头,换十只羔羊。用唐军将领的脑袋,换一片银字告身。」
    看到黑夜中唐军的身影后,百多步外的树敦城守将大喝一声。
    「杀!」
    吐蕃士兵在夜色中大呼一声,露出豹子一样的眼神,仿佛要猛冲过去,将过桥的唐军士兵撕成碎片。
    最前方的吐蕃士兵兵挺着长矛,披的铁甲,速度更快。
    转瞬间,他们距离唐军只有六十步远。
    「强弩手,对准前方铁影……」
    见吐蕃士兵越近,李瑄开始下达命令。
    树敦城吐蕃守军竟然主动出城求战。
    很快,李瑄就理解了。
    这是看他们只有数百人过桥,想欺负他们一下。
    如果在大部队到来前,将他们冲碎。然后将大盾丶长矛对准洪济桥。
    纵他们有一万多精锐士兵,也难以通过。
    「哗……」
    唐军士兵整齐划一地将擘张弩举起。
    士兵们一脸淡定,因为他们李帅在身边,就如定海神针一样。
    别说是一千多吐蕃士兵,就是一万多吐蕃士兵冲来,他们也丝毫不会畏惧。
    「放箭!」
    又近十步,李瑄下达命令。
    这个距离擘张弩可以轻易射穿铁甲。给予敌人痛击。
    「噗嗤!」「噗嗤!」
    吐蕃士兵未料到唐军过洪济桥的为强弩兵,许多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