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封候,河西陇右讨击大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相信李将军已有打算。现在朝廷需为陇右军补足兵马,赏赐用度,使李将军能在找到战机之时,能足兵足将。」
    韦坚不好判断,没有多嘴。
    「启禀圣人,臣以为应该督促李将军,将下一处战略定为石堡城,只有占领石堡城,我大唐才可进退自如。」
    李林甫则不然,这两年李隆基一直对他提及石堡城,他以为李隆基最希望将石堡城攻下来。
    这麽说,是在讨好李隆基。
    胜利也有他一份功劳。
    如果李瑄攻不下这坚城,就可以打击李瑄的声望,让圣人对李瑄产生质疑。
    「右相,宰相不单处理政务,还需参与军机,你还是要多读读兵法啊!石堡城是山城,哪有那麽容易进攻的?」
    李隆基听到李林甫的话,给他当头一棒。
    他先被李瑄灌输「石堡城无用」的理念,再听到进攻石堡城城的言语,自然会觉得李林甫军事能力欠缺。
    比起石堡城,李瑄把九曲丶青海,作为战略目标,更合他的心意。
    「圣人息怒,臣知错,臣的谋略不如圣人十一,一定会去好好攻读孙吴。」
    李林甫诚惶诚恐地向李隆基一拜。
    他百思不得其解,圣人之前明明很在乎石堡城,怎麽突然因此而斥责他。
    不过李林甫是聪明人,他谢罪的同时,吹捧自己谋略不如李隆基一成,让李隆基没有再责怪李林甫。
    如果没有和李瑄深入交流,他也会要求边帅尽早拿下石堡城。
    韦坚在一边强忍住没有大笑,他拜相以来,第一次看到李林甫吃瘪,心中快意浮现。
    他嘲讽李林甫不懂装懂。也自认为自己明智,不知就是不知。
    「七郎立此大功,我正式任命他为节度使,派人授予旌节,群臣不会再有意见吧?」
    李隆基向两位宰相说道。
    「圣人英明,理当如此!」
    韦坚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圣人英明,李将军功当如此!」
    李林甫纵心中难受,也不得不附和。
    「明日早朝,就由右相提拟吧!」
    李隆基让李林甫明天早朝时带头表奏。
    「遵旨!」
    李林甫还能说什麽,只能顺着李隆基的心思。
    「这一战,虽然七郎以寡击众,以极小的损失,获得巨大胜利。但朕觉得陇右兵马有些不足。到安乡郡只能带七千骑,去配合平夷守捉丶漠门军丶镇西军,最后还要河西兵马出援河湟。吐蕃全力以赴可调集四五十万大军。朕信服七郎的神勇,但也不想失去七郎这样的忠臣……」
    李隆基突然间又说出这一番话。
    李林甫心中咯噔一跳,他不会认为这是为陇右增加兵马。
    而是,河西!
    圣人想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统领河西七万五千大军,配合陇右,与吐蕃大战。
    这还得了!
    一个未及冠竖子控制十五万大军,假如真把吐蕃打得一蹶不振,岂不是要入相?
    「回圣人,臣以为夫蒙将军刚阵斩莫贺达干,剿灭突骑施馀孽。现在兵部尚书又不空缺,贸然将其调走,不单是夫蒙将军寒心,还会令其他边帅不安。」
    李林甫以此为由劝说道。
    「夫蒙将军是名将,曾在西域立下功勋,但夫蒙将军自离开西域后,西域就不再传来战功,小勃律还要倚仗吐蕃嚣张多久?今年如果再无建树,朕会将夫蒙将军调到西域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安西都护府副都护。」
    李隆基觉得李林甫说得有道理,但他并没有罢休。
    李林甫则面色微变,今年已经到年底了。
    难道圣人打算明年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
    想到刚才的过失,李林甫不敢再劝,只能昧着良心说道:「圣人的决断一定不会错。」
    「臣赞成圣人的谋略,小勃律国是大唐西面的门户,现在吐蕃诸国摇摆不定,就是因为小勃律投靠吐蕃,只要拿下小勃律,就扼住吐蕃扩张的步伐,西域诸国必不敢再违抗大唐。一定要安排一位能将去将其拿下,李将军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夫蒙将军是合适的人选!」
    韦坚最近有研究过西域,知道小勃律对大唐的重要性。
    「就再等几个月!」
    李隆基觉得韦坚的话很中听。
    他仔细一想,还是暂缓一下让李瑄兼任河西节度使。
    当李林甫和韦坚离开后,李隆基向宦官林招隐吩咐,安禄山刚献上的黑熊,取其熊掌,烹饪好后送到太子太师府中。
    李隆基一直遗憾李适之罢相。
    但李适之确实「恍惚」,连他侄儿汝阳王来拜见他时都说李适之写书文常有错字,不再有当年的精气了。
    他还让李适之少喝酒,多补补,但李适之一直没好起来。
    翌日,早朝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李瑄和陇右军将士的封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