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收复范阳 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几万大军的精神如弦一样绷紧,压抑到极点。
    崔乾佑也知道自己不得不退回洛阳,否则洛阳失守,他们孤军必然崩溃。????在不知不觉中,大燕的兵力落后大唐太多。
    且在战略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动。
    「元帅,撤军之时,除了防止唐军追击,还要防备诸军溃散。」
    张通儒向崔乾佑提醒道。
    看到此情此景,他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内心十分苦涩。
    张通儒的祖父张仁愿,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大唐妇孺皆知。
    张仁愿统军号令严,赏罚明,御敌有方,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时人将之与李靖齐名。他为相期间,重用贤才,礼待同僚,所举之人,多至显贵。
    在张仁愿死后,人们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季祭祀。
    这样出将入相的人物的孙子竟然是叛贼。
    其实张通儒也想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他辅佐安禄山平定天下,他的祖父并不会蒙羞,反而会因他荣光。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追悔莫及!
    「本帅会在陕郡山道,留有伏兵,防守唐军过两京古道。」
    崔乾佑回答张通儒。
    「同罗丶靺鞨等部,产生明显不满的情绪,也要提防!」
    张通儒又向崔乾佑说道,纵然心灰意冷,现在还是要以保住身家性命为主。
    「我也看出同罗的消极,但现在他们别无选择。没有我大燕,他们无法突破唐军的封锁回到东北。」
    崔乾佑自信地说道,算计不过李瑄,但这些胡儿他还是能拿捏的。
    「元帅,撤回灵宝山地的时候,您准备让哪些军队断后遏制险要?」
    张通儒又抛出这个问题。
    让靺鞨丶室韦等胡部断后,想都不要想。
    谁都知道,现在断后,必然会引来唐军强攻,九死一生。
    胡人桀骜不驯,一旦强要他们送死,会立马叛逃。
    而精锐的燕云铁骑,思归燕云。
    「陛下的意思是,击溃陈留方向的唐军后,撤回范阳。所以我们只能留下在河南丶河北招募的士卒断后。」
    崔乾佑沉吟一番,向张通儒回答道。
    他隐隐已将新招募的兵马,与老底子分开,防止内乱。
    「元帅相信他们吗?一旦无法阻止唐军主力,我们连撤回范阳的机会都没有了。」
    张通儒怔怔地说道。
    这些佃农丶泼皮无赖丶豪强家奴出身的新兵,从燕军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丶奸淫掳掠。
    结果福还没享到几次,却要送死。
    他们绝对没有勇气。
    「范阳军丶平卢军又哪能心甘情愿留下断后?如果这些精兵留在这里,谁去对付陈留的唐军,又怎麽能冲破河北的李光弼呢?」
    崔乾佑向张通儒反问一声。
    他当然知道这种情形,但他不得已而为之。
    在一片颓废的情况下,胡人不好号令,燕云铁骑也不是善茬。
    「李瑄太厉害了,明明没怎麽交锋,就让我们陷入绝地。」
    张通儒深叹一口气:「我甚至怀疑陛下被李瑄利用。天下哪有这麽巧的事,陛下刚范阳起兵,一个月不到,李瑄就出兵向河西走廊进发。他早就厉兵秣马,等待着我们先起兵。他也在等待我们攻破潼关,逼迫老皇帝逃跑,攫取权力,坐收渔翁之利。」
    「不太可能,我认为是巧合,这些环环相扣,如未卜先知,神机妙算一般。」
    崔乾佑摇了摇头,他不相信自己的对手是这样的人。
    「王忠嗣奏过陛下要反,安思顺奏过陛下要反,无数人向老皇帝上奏,唯独李瑄从未奏过。以李瑄的睿智,不可能不清楚。他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
    张通儒精于算计,他能推演出一些蛛丝马迹。
    「该他得到天下!」
    崔乾佑有些相信了,他甚至产生了为何李瑄不是范阳节度使的想法。
    如唐军的车神塞,他与车神塞各为其主,但安禄山和李瑄的胜败,决定他二人的历史地位,用天壤之别形容都毫不为过。
    很明显,现在李瑄胜利的概率非常大。
    但崔乾佑不可能再投降李瑄。
    一是因为他只能指挥,控制不了大军。
    军队由众多胡将把持。
    二是他即便投靠李瑄,也不可能得到李瑄的重用。
    他造反不就是为功名富贵吗?
    现不论结局如何,崔乾佑只能再搏斗一次。
    「留陛下的义子安守忠率领一万范阳军,和五万新兵殿后。」
    张通儒郑重地向崔乾佑说道。
    「安守忠是陛下最器重的义子,他会同意吗?」
    崔乾佑难强令安守忠。
    「只有他能震住一部分精兵,从而以精兵胁迫新兵。告诉安守忠,守一个月他就可以撤离,否则都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