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纺织,数学,天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以利国利民。朕封你为方渠县男,准许你在长安、洛阳的大学中,向学生讲述你的数学之道和天元术,并以你的署名,在《大唐月报》上登录天元术。”
    李瑄想到附近的地名,为夏全选一个男爵。
    夏全是寒素,有爵位傍身,使他更为自信。
    他的目标是进士科,如果进士不第,可退而求其次,考取算科。
    现在大唐选官,更系统化,更明确。
    如精通算数的官吏,在户部、商部、农部、工部都非常吃香。
    “草民拜谢至尊!”
    夏全拜谢李瑄,面色激动。
    灵机一动的算术,竟能得到爵位,他比陈三年还吃惊。
    本来只是想在至尊面前留一个好印象。
    一个爵位,虽不能代表什么实际权利,但却是他迈入仕途的底蕴。
    和夏全又聊几句后,李瑄去看其他匠人的成果。
    其中,手工艺品,对李瑄来说含金量最低。
    李瑄不可能封爵。
    因为这不能明显带动工业进步。
    但大多数匠人,都陷入桎梏之中,喜欢搞手工艺品。
    甚至还有纯粹欣赏的陶瓷花瓶。
    李瑄封陈三年和夏全爵位,通告天下。
    让诸多匠人跳出原始的思维。
    要么利国!
    要么利民。
    要么推动时代的进步。
    其他不可能获取爵位。
    “回至尊,草民有一工程巨大,只有图纸,未有钱财建造。在家乡时,草民建筑过,但已尽花费,有充分的试验。”
    就在这时,一名工匠在崔光远的引荐下,呈上一沓厚厚的图纸。
    他叫诸葛兴,酷爱天文地理,又是工匠家庭传承。
    但这种东西不一般人玩得起的。
    诸葛兴出生于巴蜀省蜀郡,得知己辰工令后,又磨合一番自己的成果,向县令要了一些盘缠,跑到长安寻求机会。
    他搭建的天文台简陋,若没有资金,一辈子都别想达到心中的完美。
    李瑄接过诸葛兴递来的图纸,一张一张,仔细观看。
    “这是天文台?好像需要水运?”
    李瑄看完以后,猜测道。
    天文是很深的学问,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或缺。
    “至尊英明,这是以水为运力的仪象楼,可以演示天象的变化……”
    诸葛兴对李瑄佩服得五体投地,不愧是天子,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很少有人能通过图纸,看出他在干什么。
    可惜李瑄贵为天子,否则一定可为知音。
    随即,诸葛兴向李瑄介绍他的天文仪器。
    等完整的仪器建造完成后,高达四丈多,宽约两丈多,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
    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
    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里面还有各种机件。
    此仪器是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
    诸葛兴称其为伟大的创造。
    他一度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后代,是祖宗庇佑,才让他搞出这种巨大的工程。
    “妙!”
    李瑄听完后,脑海中已有概念。
    他虽然只吐出一个字,却是极高的评价……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