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河源勒石,丰厚的战利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要向唐军报备。
    李瑄到达多玛三天以后,柏海以北最后一个通颊部落投降。
    通颊在大积石山(今阿尼玛卿山)一带,剿灭比较困难。
    他们被吐蕃设立东岱,还有吐蕃官吏负隅顽抗。
    而现在投降李瑄的通颊将领,畏惧李瑄的天威,彻底沦为李瑄的鹰犬,带领唐军诛杀吐蕃的官吏,和通颊贵族反抗者。
    李瑄一到多玛,就令刘单丶颜真卿丶高适丶岑参丶段秀实等联合起来书写战报,需要更细节的战报。
    包括后面降伏诸部落,以及即将统计好的战利品,都要记录。
    现在吐蕃只剩下一座孤城——石堡城!
    孤零零的石堡城矗立在赤岭上,一千多名吐蕃士兵,还不知战况如何。
    殊不知现距离他们最近的吐蕃士卒,也得一千多里。
    唐军根本不需要去攻击石堡城,或许不需要等待粮绝。
    将尺带珠丹往石堡城下一放,石堡城守军就得乖乖投降。
    三十三万损失殆尽,吐蕃没有丝毫支援的可能性。
    十几日后,高适丶颜真卿等人将战报基本整理完毕。
    这时,李广琛等僚属将此次的收获告诉李瑄。
    此战吐蕃出兵三十三万,茶卡盐湖三千士兵,伏俟城三千士兵。
    俘虏丶杀死的吐蕃后勤人员,并没有被统计。
    只统计吐蕃武士丶吐蕃随军奴隶;吐蕃附属士兵丶奴隶。
    此统称为吐蕃士兵!
    其中,苏毗王没陵赞率领上万苏毗士兵弃暗投明。
    此为战场上,也属于功绩。
    而通颊丶党项丶吐谷浑属于走投无路下投降,所以算是俘虏。
    共斩杀吐蕃士兵十二万七千六百馀人。
    俘十九万两千馀人,其中吐蕃武士八万五千馀人,吐蕃奴隶四万八千馀人,其馀为吐蕃附属。
    俘虏的赞普丶诸王丶大臣,斩杀的吐蕃大相丶元帅丶大将,不必多说。
    按照统计,有一部分吐蕃士兵逃跑,至今未找到。
    他们要麽冻死在某个山岭中,要麽已经逃走。
    在僚属和将领的建议下,李瑄将那些失踪的吐蕃士兵,也算在俘虏中。
    因为吐蕃确实没几人逃过巴颜喀拉山口。
    除了个人和小队擒获的俘虏,其他俘虏,都是算军功平分的。
    将那些失踪,可能死在山上的俘虏算上,士兵就能领一些军功。
    哪怕平均每人多领十文钱,也能买一些米。
    唐军四镇边军此次前后一共战死丶病死一万三千七百馀人,伤九千三百馀人,病四千馀人。
    河西胡部丶吐谷浑部丶白兰羌部一共战死丶病死六千六百馀人,伤四千二百馀人,病一千五百馀人。
    阵亡和斩俘三十三万相比,高达十几比一。
    李瑄把病死也算阵亡,同样得抚恤。
    接下来僚属汇报的是征服的人口数量,这些不算军功,但也是一种功绩,必然会有奖赏。
    像安禄山一样杀良冒功,会有更大的奖励,但李瑄干不出这种事情。
    高适在幽州时已经写诗喷过幽州的将士。
    按照约定,苏毗大唐不过问,党项丶青海吐谷浑丶通颊诸部,共有七十五万人被大唐征服,其中多是老弱妇孺。李瑄将投降的诸部胡人士兵放回去,充实男丁,使这些部落对李瑄产生感激。
    特别是青海吐谷浑,贵族被李瑄全部被攻下,士兵又是主动投降。
    李瑄还决定将吐谷浑贵族的牛羊,以及在青海一带种植小麦丶青稞丶豆子的耕地分配给他们。
    以此得到青海吐谷浑部的效忠。
    党项丶通颊的觉悟稍低,但李瑄不打算再置党项国,准备将他们的地盘置军。
    部落王和王室已经被逮捕,党项丶通颊两部的将领畏惧李瑄,他们败军之将,哪敢请李瑄封自己为王。
    李瑄将部落士兵放回去后,他们宣传李瑄是天神下凡,不敢有其他心思。
    此战俘虏的吐蕃人口,包括星宿川的千户所,有十九万七千馀人。
    除星宿川千户所外,李瑄将这些吐蕃人都迁徙到青海一带,方便控制教化。
    以后要发展青海,种植棉花。少不了人口。
    李瑄计划用吐蕃最下等的奴隶,去管理俘虏的武士。
    再派遣少量士兵,这样能节省大唐的兵力。
    吐蕃最下等的奴隶地位比羊犬都不如。
    是最容易施恩惠而感激的群体。
    人口方面完毕后,李广琛继续向李瑄禀告战利品方面。
    此战获得完好的战马五万馀匹,普通马匹两万馀。
    从吐谷浑权贵丶党项权贵丶通颊权贵丶吐蕃千户所等牧场获得的大小马匹有七万匹。
    在战场上缴获的牛羊驼牲畜四十一万两千馀头。
    从吐谷浑权贵丶党项权贵丶通颊权贵丶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