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国的态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刻王印,服饰,冠带,与诏书一起快马送至湟水。其馀赏赐随军后至……」
    「今有因果,望诸卿自勉,使国家强盛,百姓欢乐。朕希望天宝封王非天水王一人,天水王之功,不可复制;诸位立下次于天水王的功绩,也可封王……」
    李隆基在兴庆殿正式宣告李瑄为郡王,并对诸大臣进行勉励。
    他也认为大臣们功绩不可能比得上李瑄,只要次于李瑄,他还会封王。
    及冠封王!
    而封王的地方也是好位置。
    实封一千五百户,皇子和公主也没有这种待遇。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汉武帝时以此置天水郡。
    因其曾经为秦邑,魏文帝的时候置秦州。
    在天宝元年改州为郡之前,天水郡就是称秦州。
    由于李瑄家乡在陇西,而李瑄的祖父被追封陇西郡王,天水是从陇西分离,再加上李瑄封国公之前的爵位都是在天水郡,是以李瑄被封为「天水郡王」。
    到这个地位,大臣可以不称李瑄官职,称为「天水王」。
    而李瑄直属的官吏,还得称李瑄的官职。
    大臣们在李隆基话落不久,纷纷叫好。
    至于有几人真心为李瑄高兴,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李隆基勉励诸臣,但大臣们都清楚,在开疆扩土的时代,唯军功者,方可封王。
    宰相丶大臣,哪怕是李林甫这种,都没有封王的可能。
    圣人锺爱军功者,使许多大臣产生让子嗣去边关的想法。
    而草原和雪域高原的战事,很可能因此宴然,平时军功者多出两地。
    现想立军功,非常困难。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李瑄封王后,已逝去的母亲,被追封为宋国夫人。
    李瑄的一些堂兄弟,伯父,也因此得到升迁调动。
    李瑄的三个姐姐被封为郡夫人,李瑄的妹妹李玉莹更是被封为云阳县主。
    下朝后,李隆基选定林招隐为特使,并提前嘱咐林招隐。见到李瑄后,询问几时能稳定局势,回长安献尺带珠丹等吐蕃诸王大臣?
    所以李隆基催促对陇右官吏的官职安排要迅速到位。
    只有这些安排到位,李瑄才能完成布置,回到长安。
    ……
    长安,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李瑄封天水王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长安城。
    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在谈论天水王的事迹,「李将军」这个称呼将远去,以后朝野都以天水王尊称。
    从一介白身,到及冠封王,古今未有。
    少年们,游侠们,纨絝子弟,贵族子弟,无不把李瑄当成崇拜的对象。
    甚至还有模仿李瑄走路,以前的走花马,变成吟诵李瑄的《塞下曲》丶《河陇取》等。
    甚至还有人在旁边弹奏乐器,无数人围观。
    连外出种地的百姓,蹲在地头歇息的时候,谈论的都是李瑄的英雄事迹。
    当初追随李瑄的文人士子,都身居高位。无数文人因没有去河陇而扼腕叹息。
    长安的龙首原靶场上,习武练箭比以往多数十倍。
    平康坊的青楼内,李瑄的诗歌从《赏牡丹》丶《江南春》丶《忆江南》,到诸多边塞曲,都成为最火热的曲目。
    青楼的妓女若不会弹奏李瑄的名曲,价格要低一倍,若因此技艺精湛,价格则翻数倍。
    曾经李瑄去过的酒肆丶茶肆,哪怕是李瑄没出名前,都日进斗金。
    据说李瑄喜欢穿圆领袍的样式,都供不应求。
    还有一些长安士庶,想跨越千山万水,一观黄河的源头,写出诗篇。
    李瑄未婚配,连公主都希望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瑄。
    无数权贵想要提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郡王妃,以此得荣华富贵。
    当今李适之一脉,是唯一可以与杨氏抗衡的家族,跟天水王攀上关系,就不必害怕杨氏的算计。
    宋国公府。
    「父亲丶祖父,今七郎凭功封天水王,你们泉下有知,可以安息了。」
    李适之在李象丶李承乾的灵位前祭拜,老泪纵横,哽咽失声。
    李适之是李象老而弥坚时生下的幼子,他七八岁的时候,李象就离开人世。
    那个时候,李适之家族正式破落。
    好在武则天杀李姓宗室杀得太多。
    在神龙政变后,为提升皇室的影响力,朝廷开始优渥提拔太宗皇帝的后代,在这种背景下,李适之登上政治的舞台。
    李适之性情疏狂,甚至有时候没有丝毫心机,通俗的讲就是「愚蠢」。
    但李适之治理地方,以强干丶务实而着称,他不贪污受贿,政治宽和,使百姓和下属爱戴。
    一连任职十来个地方,李适之有口皆碑。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鉴于谷水丶洛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