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拜为上将,左龙武卫大将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喊。
    得知李瑄尚未婚配后,说媒的人快把宋国公府的门槛踏破,连公主们都想将女儿嫁给李瑄。
    许多人文人准备向李瑄献诗,渴望入其幕府,完成「献策建功」的愿望。
    两京真正的游侠,纷纷前往陇右,希望能在李瑄麾下建功立业。
    ……
    安乡郡,金剑山下。
    李瑄正带着亲卫随从,在金剑山下的一个上牧兼视察。
    陇右群牧副使张文俨丶判官崔漴丶金剑监牧丶柳锡等与李瑄一起随行。
    金剑监有马七千馀匹,其中优良可用战马的成年马有八百匹,它们随时可以出监,入战马序列。
    「一个月来,我视察十几牧监,为国家战马强盛而感到高兴。但我觉得战马还可以培育更好更多。我准备与栗特人通商,希望能向诸马监引更多优质西域种马,来提升河曲马的后代。」
    李瑄在金剑监的草场上,向张文俨说道。
    陇右群牧虽然一直有引进西域马,但力度还不够。
    马政是经国要政,与栗特人的交流要密切。
    河曲马虽耐力良好,挽力强大,但肢体只能算中等。
    优良的战马基因,需要一代代培养,这战场上的胜利因素。
    「居于汉地的栗特人,已不去西域。西域而来的栗特人又不好打交道。」
    张文俨向李瑄回答道。
    「我会向朝廷申请金银绢锦,向栗特人购买良马,他们追逐利益,只要黄金足够,他们会想方设法将自己国家的马匹,运往大唐。」
    李瑄深知栗特商人的德性,他们为了金银能铤而走险,不顾性命。
    他准备让柳锡与栗特人商议将良种马运到陇右的事宜。
    从马匹外形,能直观辨别马匹的优劣。
    就像李瑄的火云马,一眼看出它是宝马。
    「启禀将军,皇甫帅请你回湟水,朝廷对您有新的任命。」
    就在这时,一骑冲入金剑监向李瑄禀告。
    「具体有什麽任命?」
    李瑄看此使者后,向他询问。
    使者来到李瑄身前,轻声说道:「皇甫帅将回长安任兵部尚书,圣人令您知节度事,并升任西平郡都督丶左龙武卫大将军,兼支度丶营田大使。」
    「好,我会立刻快马赶回去。」
    李瑄内心欣喜。
    虽不是正使,但已完全掌握陇右军,他可以游刃有馀地去发挥。
    得以完成开疆扩土的目标,取悦李隆基。
    都督掌管西平郡军事丶政务,对李瑄其实可有可无,主要是标榜李瑄封疆大吏的身份。
    支度使是掌管军需的使职,一般节度使都会兼任。
    左龙武卫大将军,正三品,突出李瑄的武职。
    这是北衙禁军职,比南衙更显赫。
    「我准备回湟水城,诸牧监凑一万匹优质战马,两个月内送至陇右军中,这件事由张太守拟订奏书,上禀朝廷。」
    事情关键,李瑄停止继续巡视牧监。
    由于牧监很大一部分在金城郡,所以张文俨还兼任金城太守。
    李瑄没有很过分,先要一万匹应急,保证士兵的训练。
    过段时间再索取战马。
    现在大唐牧监有大小马八十万匹,李瑄知道接下来天下战争频频,他在任期间,哪怕牧监马匹不增加,也不能让其减少。
    「遵命!」
    张文俨不好说什麽,李瑄是大使,他只是副使,更何况上报朝廷,只要朝廷同意就行。
    本来李瑄还要再待一个月,他也听到李瑄拜为上将。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张文俨知道李瑄心思缜密,就算将来成为宰相,他也不会觉得奇怪。
    只是感叹于李瑄能不及弱冠,就统领千军万马。
    「以后王公官吏制度丶朝廷丶驿站用马,张太守可以尽批准,但边镇申请战马,必须向我禀告。」
    李瑄放给张文俨一部分权力。他只要看住其他节度使。
    节度使们隔几个月都会以战马损耗为由,向牧监要马。
    「将军,如果误了他们,会不会弹劾我们贻误军机?」张文俨担心这一点。
    「有事我来承担。」
    李瑄在朔方丶陇右两地任职,当然知道军中的战马,往往比按制规定的战马多得多。即便除去私人马匹。
    缴获马虽然不用上缴牧监,但腆着脸再去要损失的显马,连李瑄都会这麽干。
    所以贻误战机就是说辞,派个使者去统计一下,没有哪个节镇,甚至军城不多战马的。
    一切安排好后,李瑄准备回湟水。
    在离开前,安乡郡太守高秀岩求见李瑄。
    太守不是他想乾的职位,更何况还是安乡郡这样边境太守,以至于他这段时间郁郁寡欢。
    李瑄在与他角力的时候,让他丢尽面子,这是他自不量力去挑战李瑄。
    如果棋差一招,肯定不服,但实力相差悬殊,连怨恨的勇气都没有。
    「高太守有何见教?」
    李瑄笑问高秀岩。
    那天在宴会结束后,李瑄回去后反思自己,应该给高秀岩留点面子。
    他推测历史上高秀岩是潼关大败后,投降安禄山。
    那场大败,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将士心灰意冷,也很正常。
    因潼关大败,安禄山入主长安,都以为安禄山要起飞了,投靠安禄山的将领非常多。
    未来是叛将,但高秀岩在安史之乱前勇猛非凡,不然也不会被授予户部尚书。
    「在下羞愧于当众挑战将军,事后非常后悔。将军您的盖世神力,十个高秀岩也不可企及。您能上任几天后,就在积石军大破吐蕃骑兵,这种才华十个高秀岩亦无法追赶。我真诚地向您道歉,希望您能不计前嫌!」
    身为安乡太守的高秀岩向李瑄一拜。
    陇右节度使虽节制安乡郡兵马,但李瑄没有兼任采访处置使,所以安乡太守并不是李瑄的下属。
    「高将军不必如此,实在不敢当!」
    李瑄连忙将高秀岩扶起来。
    「请您上书圣人,让我再入边军。临洮军的副使有两个名额,让我当临洮军的副使,也心甘情愿!」
    高秀岩再次向李瑄请求道。
    李瑄沉定片刻,就算将高秀岩重新举荐为临洮军大使,也不是不可以。
    但李瑄突然想到一条计策,可以利用一番。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