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节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样,主要还是以防守为主,有一些探马即可。
    李瑄从龙驹岛带回来的上品牝马,西域种马,并未分配诸军。
    李瑄在湟水北部建立湟水监,暂定为下监,由柳锡出任监牧。
    湟水监,迟早会被发展成上监。
    等确立战略主动后,李瑄还会在青海湖丶黄河上游,建立新牧监。
    柳锡的监牧,只是标榜他的身份,柳锡不在时,由副监代管。他还是与栗特马商交易为主。
    ……
    长安,兴庆殿。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隆基在大殿上念出李瑄的《河陇曲》。
    他喜爱此诗,特别是最后两句,他看到的是李瑄的赤胆忠心。
    这种的忠臣,竟还有人弹劾。
    李隆基在收到李瑄的露布后,一怒之下将那名监察御史贬到黔中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县令。
    杀死吐蕃名将,大壮国威。正如露布所说「妇孺得圣人派天军来,向东而拜,高呼万岁」。显得他是「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君。
    李隆基一向在乎百姓对他的看法,所以每年会在花萼相辉楼宴请一些平民百姓的长者。
    广运潭盛会时,望春楼前,他看到百姓欢呼,令宫乐到潭中奏乐,与百姓尽欢。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这诗写得确实好啊!
    相比于别的诗人,李七郎总能把马屁拍到位,又不显得俗气。
    李隆基虽然在宴会上经常吟诗,但在朝堂上还是第一次。
    在诸臣最后方的王维细细品读,觉得这是精益求精之作。
    许久未见李瑄,王维很是思念。
    李林甫表面上一副淡淡的笑脸,心中已经开始骂娘。
    他也想这样拍马屁,但他没有这样的文采。
    好在他的闷气昨晚已经发泄。
    昨天商议军机后的结果,让他寝食难安。但他又无法违背李隆基的意志。
    见诸臣一阵评头论足,各种吹捧后,李林甫站出来说道:「李将军此战深入敌后,扬我国威,当兼任更重要的职位。」
    中书门下堂的决定,哪怕首席宰相心中不愿,也得由他提出。
    「右相有何建议?」
    李隆基明知故问道。
    「现我大唐在西域威名有所下降,臣建议使夫蒙将军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将军曾任疏勒镇守使,攻破碎叶城,在西域素有威望。相信有他坐镇,必可重振大唐在西域的声望。」
    「自开元以来,将领多兼任河西丶陇右节度,统筹两军。可使李将军兼任河西节度丶支度丶营田大使,判武威郡事,兼任赤水军大使,河陇押蕃使,河西长行转运使。」
    李林甫一拜后,将昨日商议的军机结果,向群臣重复一遍。
    这些使职,都是李隆基加在李瑄身上的职位。
    让他最郁闷的是,原来河西长行转运使是他的使职。
    虽然他身兼三十多使,但这个使职颇为重要。
    当初他辞去吏部尚书的时候,为表明自己的心迹,主动辞去五个使职。
    早知道他就不辞去河西长行转运使这个职位了。
    李林甫此言一出,群臣有动,但没有一个人震惊。
    所有人都知道,李瑄即将节制河西军。
    即便没有此次的青海之战,也会如此!
    当今李瑄能力无双,是李隆基最信任丶宠爱的人。
    李瑄身兼使职,皆为重职,在节度使中独一份。
    这样的权势,已经超过任何一个节度使。
    好在这一次圣人没有为李瑄晋升爵位。
    「左相认为如何?」
    李隆基又故向韦坚问。
    「臣无异议,李将军节制河西军,则可以全心全意对付吐蕃。」
    韦坚当然要同意,这是昨日商议的军机。
    李林甫老奸巨猾,他现在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李瑄出手为他缓解压力。
    「臣等附议!」
    群臣也拜道。
    「免去夫蒙将军在河西节度丶支度丶营田等使,任夫蒙将军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使李将军兼任如上使职,其馀勋爵,散官,职事官,暂不变化。」
    宰相皇帝都同意,这事就算敲定了。
    由宦官林招隐持节前往任命。
    同时,带着赏赐。
    李隆基又赏赐李瑄二百金,金器三十件,玉器二十件。
    同时,李隆基下令李瑄,四月入长安问事。
    四月以后,天气转热,发生大战的概率变小,李瑄可以走开。
    同一时间,李隆基令王忠嗣兼任河东节度使。
    不同的是,王忠嗣还兼任河东采访使。
    李林甫警惕,这是入相之势,心中谋划如何去对付王忠嗣。
    自去年起,安禄山同兼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
    这次圣人特使没有运送大量的物品,一个月后就到达湟水城。
    李瑄亲自接待林招隐,得知李隆基对他的任命。
    等林招隐休息几天,他就会跟随林招隐一起去河西。
    夫蒙灵察不同于李瑄,他要先后长安一趟,再到安西。
    河西军,李瑄终于节制,他可以放开手脚,再无兵力的顾虑。
    李瑄一直可惜李隆基没让他兼河西丶陇右采访使,使他无法整治地方。
    这一次,李隆基让李瑄判武威郡。
    武威郡就是河西节度使所在地。
    判,即为高位兼低职。
    李瑄已经有西平郡都督的职位,不可能再兼任一个都督。
    也就是说,李瑄现在能插手政务的两郡为陇右治所西平郡,和河西治所武威郡。
    河陇押蕃使,顾名思义,掌管丶安抚河西丶陇右一带的胡人。
    必要情况下,可以调集胡人部落的兵马,参加对吐蕃的战争。
    对李瑄来说,这个职位可有可无,许多胡人勇士自愿参军。
    贸然征胡人部落,会加强地方矛盾,这样募兵制就没意思了。
    最后是河西长行转运使这个职位。
    这是大唐官办运输机构。又作长行坊丶长运坊。以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设置于西州丶敦煌丶武威丶张掖等河西走廊上。
    可以说,负责西域地区到河西走廊,再到长安的运输。
    这个职位对李瑄很重要。
    李瑄捋了捋,他现在身兼陇右节度使丶河西节度使丶陇右支度使丶河西支度使丶陇右营田使丶河西营田使丶陇右群牧使丶河西长行转运使丶河陇讨击使丶河陇押蕃使丶赤水军大使,一共十一个使职。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