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凉州城,哥舒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不知功勋为何物。
    最主要的是李瑄将战局盘活。
    如果他是李瑄,不会给吐蕃喘息的时间,今年秋天必对石堡城发起攻势。
    「我也是这麽认为。尺带珠丹可以算有为之君,但他人心不足蛇吞象,既想吞并西域,又想揽河陇入怀,在剑南步步紧逼。吐蕃兵马虽多,但良莠不齐,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如果夫蒙将军至安西后,进攻小勃律,我河陇可以为策应,必可让吐蕃雪上加霜!」
    李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他想让夫蒙灵察在进攻小勃律的时候告诉他。
    作为吐蕃入西域的门户,小勃律对吐蕃的战略地位,还在石堡城之上。
    安西军进攻小勃律,吐蕃必从国内徵集援军。
    到时候李瑄从河西地区开始发动进攻,看吐蕃能顾及到哪一面。
    这样于双方都有利。
    「既如此,我与李将军立下一个君子之约。」
    夫蒙灵察隐约知道朝廷要向小勃律动手。即便他不主动,朝廷也会下诏书。
    之前田仁琬多次计划征小勃律,但由于行军困难,不得不停止计划。
    所以田仁琬被罢免也是必然的。
    「好!届时我们书信联系。」
    由于小勃律被吐蕃征服,周围二十多个弹丸小国都投靠了吐蕃。
    征伐小勃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李瑄相信夫蒙灵察会重用高仙芝。
    李瑄和夫蒙灵察聊一个多时辰关于河西的军事等情况后,夫蒙灵察向李瑄说:「我幕府的成员会带走几个,剩下的由还望李将军多加照顾。」
    「那是当然,都是为朝廷效力。」
    夫蒙灵察都这麽说了,李瑄肯定要提拔几个人。
    他计划将杨绾提拔为河西的主事判官,将积石军使李广琛调为河西的另一个判官,岑参提拔为河西行军司马。
    因为李广琛曾经在河西待过,从积石军使提拔为判官,也算是重用,以后李瑄还会提拔他。
    自去年河西节度副使丶都知兵马使安波注回乡养老后,河西暂未有副使。
    李瑄需要调任一个都知兵马使,平时他不在的时候,可以与判官商议,便宜行事。
    可惜他的亲信资历不够,无法胜任节度副使的位置。
    李瑄想了想,决定奏安思顺为河西都知兵马使。
    毕竟安思顺戍边三十年,在河陇任过多地军使,资历和战功足够。
    为了明正军规,也只有奏安思顺升迁能服众。
    五日过后,夫蒙灵察和林招隐离开姑臧城,李瑄亲自送至神乌一带。
    在姑臧城中的士人丶文人得知李瑄来后,纷纷自荐,请为幕僚。
    李瑄用人之际,一一接见,并询问治军之道和处理政务的能力。
    同时,李瑄还对原有官吏进行考核,几天时间,他任命丶提拔三名参军,两名随军,两名巡官,两名诸曹参军事,两名推官,四名典军。
    这一日,一名青年向李瑄献上拜帖。
    李瑄看了一眼名字,姑臧段秀实,曾被举为明经。
    这是一位后世的名将,功勋卓着,这麽多天,终于遇到一位名人。
    随即,召段秀实入府衙。
    段秀实二十六七岁,他长得相貌堂堂,看起来朴实有礼,谦恭厚重。
    他出生于姑臧,后因父亲在陇州为刺史一直在陇州。
    成年后又在武威一带游历。
    「拜见李帅!」
    段秀实进入府衙后,向李瑄一拜。
    「郎君为明经,何以从军?」
    李瑄端详段秀实片刻,向他问道。
    「搜章摘句,不能为国立功。所以想要投笔从戎,报效回家!」
    段秀实拱手说道。
    朋友们都轻视他明经是被推荐而来,他有救济天下的志向,所以才从军。
    本来他想应幕于夫蒙灵察,但当今河陇之地,李瑄的生名太响亮了,决定试入李瑄的幕府之中。
    「说得好!」
    李瑄拍了拍手,又考验段秀实几个问题。
    段秀实皆有自己的见解。
    李瑄知道段秀实有军事谋略,就对段秀实说道:「河西缺一个掌书记,你是否愿意担任。」
    「多谢李帅,属下必不负李帅众望!」
    段秀实心中惊喜,他之前听说李帅考验深奥,没想到这麽容易就获得职位。
    节度掌书记虽掌书记丶檄文,但属于幕府的重要成员,可以为节度使出谋划策,这正他渴求的。
    突然被厚待,让段秀实在内心充满感激。
    「我会上奏圣人,表你为左领军卫兵曹。」
    掌书记这样的职位,必然要有职事官标榜身份。
    在召幕段秀实入幕府后,河西节度府衙的空缺,基本被填补。
    都虞候这样的僚属,其实不怎麽影响府衙的运转,现在连陇右都没有都虞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