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留下空间!
    她又拿起烛火,为李瑄照明。
    笔墨纸砚上来后,十几名翰林学士携纸笔在一旁。
    他们将纸放在宦官的背上,随时落笔。
    参宴者得知李瑄要为刚才所奏曲填词以后,纷纷起身扬着脖子看着李瑄所在方向。
    这无一不表明李瑄的声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瑄蘸了蘸墨水后,开始在灯烛下的白纸上,龙飞凤舞。
    开场惊艳。
    杨玉环随着李瑄落笔一字一句轻念。
    而李瑄写完一句,高力士大声念出。
    翰林学士心中一惊后,立刻在纸上抄录。
    「第一句是什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靠近的公卿,能听清楚,他向身后的人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本要等翰林学士抄录后传阅,现众人却被开头牢牢吸引。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
    仅仅两句,就显示出豪放的气魄和不凡的性格,似乎将苍天当作朋友。
    词只开端,王维丶杜甫,皆知此词不同凡响。
    「第二句是什麽?」
    「没听清啊!」
    「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靠近一点……」
    当第二句展现后,有公卿大臣忍不住离开坐席,向李瑄靠近。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卿大臣们如一堵墙一样围在李隆基的玉案周围。
    每一句落笔,他们都会口口向后相传。
    一字比一字精炼,一句比一句惊艳。
    这似乎是一首思念亲人,祝福世人的咏月秋词。
    但有好事者立刻将即将到来的新法与此联系起来。
    一首诗词的赏析,要与作者所处环境,所经历之事相结合。
    而李瑄如日中天,明显不是怀才不遇。
    有人认为,在李瑄作出此词那一刻,就有变法之心,且知晓变法的困难。
    不论如何,这似乎绝尘于天地的丰富情感,让一向将词鄙视为「下里巴人」的诗人,心中莫名震撼。
    但凡是个文人,都觉得《水调歌头》艺术性的空前。
    那浪漫到极致的意境,给诗人们巨大冲击。
    原来词还可以这样!
    这种比喻和夸张,生动鲜明。
    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的同时,又细腻委婉,情感深沉。
    许多诗人想快点得到翰林学士抄录的手稿,仔细观读。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