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锦衣卫」,野无遗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及第,才能拜在李瑄门下,辅助李瑄。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铛!铛!铛……」
    「考生入场!」
    几声钟响后,礼部官吏宣布准备开始制科考试。
    学子们整顿仪容,先后步入贡院。
    贡院内,已分为数十个区域。
    由于是制科「通一艺者」的考试,每个区域的试卷都不同。
    并不是每个区域的「最优者」都可以及第,而是需要及第者所考内容有极高的水准。
    比如书法,没有让人惊艳动容的书法,是不可能过的。
    颜真卿丶张旭那个水平,是没人能达到的,但次一级,如李瑄的书法老师李琚那样还是要的。
    考试不糊名。
    杜甫看到诗的试题后,稍一思,就连下二十韵的古体诗。
    另外还有占据成绩比重不高的策论,杜甫有所收敛,仔细写了一篇。
    李林甫只是在几个区域转了一圈,就回幕后喝茶休息。
    他目光闪烁,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随着日落西山,制科考试结束。
    杜甫和元结,皆轻松地走出贡院。
    其他的文人士子有信心满满的,也有沮丧的。
    考得好不好自己心里清楚。
    「铛铛铛!」
    三天后,贡院外放榜,敲锣通知的兵卒,将此消息传遍诸坊市。
    文人士子们,蜂拥而至。
    连没有参加制科的人都去凑热闹。
    今年有二十三人进士及第,他们想看看制举有多少人及第。
    贡院外,红纸之上,黑色笔迹。
    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
    一共十二人。
    「制科才十二人啊!」
    「今年参加制科的人千多人,才中十二吗?以前不会这麽少人的。」
    「难道今年考生水平不行?」
    「有进士科在前,有能力的士人都考进士去了。」
    「没有杜甫啊!天水王亲自见他,不该是徒有虚名的人啊!」
    「据说杜甫报名的是诗,他的诗大气磅礴,那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不是凡人能作的?再加上天水王为何他提名,不该不上榜的?」
    「咦!这份榜单上好像全是官吏,没有一个白身啊……」
    突然间,有人发现一个怪异的现象。
    制科不单有白身参加,还有一部分八九品的小官,他们没有「进士」的功名,想通过制科及第,在圣人面前露脸,得以提拔。
    这类官吏占据应试者的十分之一。
    然而这十分之一,却拿到所有的及第名额。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此时,杜甫奔跑至一个榜单旁停下,他迫不及待地挤入人群。
    杜甫!
    榜单一眼望尽,并没有这两个字,杜甫如晴天霹雳一般,僵持在原地。
    他再次落榜了!
    而且他又引以为傲的诗文落榜。
    他是大诗人杜审言的孙子,认为「诗是吾家事」。
    哪怕是一顿饭,都能想出一首诗来。
    在这方面落榜,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
    他告别在洛阳的妻子,信誓旦旦地承诺在及第后,将妻子接至长安。
    现在却是……
    而且杜甫无法再去找李瑄了,连制科都落第,还有什麽颜面呢?
    一瞬间,杜甫仿佛直接老去十岁一样。
    那种轻狂的气质从他身上远离,一去不复返。
    元结也一时怀疑自己。
    ……
    跃龙殿中,李林甫带着十二名制科及第者,面见李隆基。
    并且将他们的试卷都呈上。
    「制科及第者只有十二人吗?」
    李隆基在幕后粗略看一下试卷,向李林甫问道。
    这些试卷没有勾起李隆基的兴趣。
    「回圣人,只有这十二人及第。且这十二人原本都是在朝的八品丶九品官吏。」
    李林甫向李隆基回答道。
    「应举者一千五百馀人,其中白身应该占据大半才对,难道一个白身都没有及第吗?」
    李隆基眉头一皱。
    他从来未遇到过这样离奇的事情。
    「这正是圣人的英明,与天下的福气啊!」
    李林甫突然跪在地上,向李隆基祝贺道。
    「右相何意?」
    李隆基摸不着头脑,右相怎麽突然行此大礼?
    「此乃野无遗贤之象,每年的科举,已经够选拔白身。其他的人才也皆入朝中,再怎麽选拔,也只是在朝中。野外皆是庸才。」
    李林甫向李隆基回答道。
    《尚书》中说:「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意思是民间没有人才了,正是天下太平,国君圣明的象徵。
    这是一个很顶级的马屁。
    而代价却是无数文人士子的努力与汗水,付诸东流。
    文人士子也会对科举失去信心,连圣人下诏的制科都能作假。
    谁又能保证进士科没有猫腻?
    「右相之言,颇有道理。将野无遗贤,告知天下。以后制科就不再举行了,常科足以选拔人才。」
    李隆基抚掌大赞。
    因为野无遗贤,并非贬义,而是在唱他的功绩。
    制科的成绩已经公布,李隆基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自己的虚荣,选择了相信这个非常荒唐的谎言。
    他不知道的是,「野无遗贤」这个褒义词,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成为贬义。
    「谨遵圣人旨意!」
    李林甫再拜。
    随后,李隆基和李林甫一起出幕后,在跃龙殿召见制科及第者。
    问询他们的官职后,李隆基让李林甫对所有及第者提拔两级。
    野无遗贤,很快传遍长安大街小巷。
    「黑幕,抗议!怎麽能都是官吏及第呢?李林甫又玩弄权术,他必死无葬身之地。」
    元结则非常不服气,他在对李林甫破口大骂。
    认为李林甫故意只录取在朝官吏,而不顾在野的文人士子。
    在朝的官吏已经定型,在野的文人还有满腔的热血。
    元结越想越气,立刻写文讽刺李林甫,文中对李林甫罪恶的揭露入木三分。
    写完以后,元结将其传给长安士人,然后连夜跑路……
    他准备找个小山归隐,躲避李林甫的残害。
    历史上元结在李林甫死后,才敢出山,一举进士及第……
    杜甫面容憔悴且复杂,他也写一首诗,这首诗诗风大变。
    不过他还是藏了起来。
    他还有妻子兄弟姐妹……
    李林甫的女婿杜位,是杜甫的堂弟,与杜甫关系非常密切。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