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书,修国史,紫金光禄大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内宫之中,雪若细盐,轻轻洒落,为那雕梁画栋勾勒出一幅素雅画卷。
    大概两刻钟后,李隆基从华清宫开阳门出,车驾在重明楼停下。
    华清宫温汤之地的内宫有四门,东门为开阳门丶南门为昭阳门丶北门为津阳门丶西门为望京门。
    内宫中有诸多温汤池,以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居住的飞霜殿,另外还有长生殿。
    除此之外,连朝堂都在内宫之外。
    「拜见圣人!」
    李瑄下楼向龙辇上的李隆基拜道。
    「七郎平身!」
    李隆基下龙辇向李瑄说道。
    「谢圣人!」
    李瑄再次一礼。
    「七郎此去河东三月,铲除奸佞之徒,震慑宵小之辈,弹劾不检不孝,可谓功德圆满。」
    李隆基拉着李瑄的手,一起步入重明阁二楼。
    宦官宫女在前方收拾阁内,布置茶水丶点心。
    将取暖的炭火,也布置在重明楼中。
    「全赖圣人天威,才能如此顺利。」
    入座以后,李瑄向李隆基恭维道。
    「此行河东,七郎看到什麽,朕想听真实的想法。」
    李隆基又向李瑄问道。
    「恕臣直言,百年的安宁,土地兼并日益盛行,虽盛世依旧。但未来却不好捉摸。常平新法需快点实施,自古皇帝能治当世太平,即为明君。若圣人治理天下可泽被百代,则为千古圣君。」
    李瑄沉重一番后,向李隆基说道。
    他们坐在二楼的窗户边,能看到外面纷纷扬扬的小雪花。
    旁边的火炉,给予他们温暖。
    李瑄强调李隆基当世太平没问题,但李隆基百年以后,国家就会出现危险。
    李隆基不可能不知道朝代更迭的故事。
    汉文帝的韬光养晦,能让国家数代强盛。
    李瑄暗示李隆基如果施展常平新法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新法,则可使国家百代不衰。
    这样人们往后谁会不称赞呢?
    「既然如此,就托付给你了。」
    李隆基品了一口茶后,向李瑄说道:「明天我会在朝堂上宣布的,做好准备吧!」
    「臣必不负圣人所托!」
    李瑄起身向李隆基一拜。
    拜相已成定局,不容更改!
    李瑄没有听李霅说罢裴宽为相的消息,意味着三宰相的局势可能会形成。
    否则明天罢裴宽为相,当天就任李瑄为相,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一般都是罢相过一段时间内,再任命新的宰相。
    「七郎军功无上,才气无双,处理政务刚正不阿,检举不法尽心尽责,心中有万条沟壑,利国利民的政令层出不穷。如果在朝堂上找一人为宰相,那一定是你了。」
    李隆基将李瑄扶起来说道。
    「圣人让臣担当重任,臣当一心一意,辅佐圣人。请圣人革去臣河东丶朔方丶河西丶陇右四镇节度使的官职,以及诸多使职。」
    李瑄主动向李隆基请命道。
    「这样!先革除七郎河东丶朔方节度丶支度丶营田丶押蕃丶节度等使。」
    「七郎亦不再掌陇右丶河西兵权,但以宰相的身份,遥领陇右丶河西节度使,如此,归附的白兰羌丶吐谷浑丶苏毗丶党项丶通颊等部,才不敢轻举妄动;回纥和吐蕃,也不敢再有觊觎大唐之,七郎名将的威望,是镇国之石。待回纥丶吐蕃等完全畏服,再去下河西丶陇右节度使的职位。」
    「七郎的河西丶陇右营田丶支度丶采访丶押蕃丶盐铁丶讨击等大使的职务免去,赤水军大使丶三受降城绢马互市大使的职务免去。」
    「河西长行转运能使丶陇右群牧大使丶黄河转运大使的职务七郎依旧兼任。」
    李隆基似乎早已有计划,将李瑄的职务安排得明明白白。
    让李瑄遥领河西丶陇右,不领兵权,震慑吐蕃丶回纥,以及附属五部,由杨玉环提出,正合李隆基心意。
    其他的一通使职,确实不适合再兼任。
    不过陇右群牧大使的职位,李隆基觉得李瑄干得很漂亮。
    三年来一直征战,即便如此,大唐的牧监马匹到达九十多万匹,还不包括河陇军队中越来越多的战马。
    另外,李隆基还听说李瑄在青海上一个叫应龙岛的地方,培育青海骢的宝马。
    又从西域重金购买种马,培育优良的河曲马。
    李隆基认为李瑄有养马的才干,所以继续兼任。
    哪怕李瑄卸任陇右群牧大使,这个职位李隆基也不会让其他节度使兼任。
    还有河西长行转运大使,这个职位以前就是宰相兼任。
    李瑄用长行转运为他运送不少宝物,所以他还让李瑄继续。
    黄河转运大使,李隆基也打算给李瑄代管。
    这样李瑄虽然一下去掉众多使职,但除去已经「有名无实」的河西丶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