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70章变革派领袖李瑄,保守派领袖李林甫
    又是一日。
    长安城中,依然飘荡着雪花,这一场雪大小交替,下了很久。
    对应着一百零八星宿的一八零八坊,不论是神圣威严的太极宫丶兴庆宫丶太明宫。还是朱门绣户的豪贵,亦或者普通的茅草房屋,都覆盖上厚厚的积雪。
    寒冰封住了朱雀大街,掩盖了过往的喧嚣。
    看似万籁俱寂,实则长安不平静。
    因为李瑄拜相和李瑄变革的消息,经过一夜时间,在长安发酵。
    那些文武大臣们,派人将朝堂上的细节,包括李瑄所作的两首《悯农》,传到长安城。
    试图引起更多权贵对李瑄的不满。
    在雪花纷飞中,一名看起来落魄,头发微微凌乱的男子,穿过永阳坊寂寥的深巷。
    积雪之下的路上,有不少或深或浅的脚印。
    男子顺着这些脚印,慢慢向前。
    永阳坊是长安城西南角紧靠着外郭城的坊。
    此堪比长安「郊区」,纯粹的平民坊,里面找不到一家权贵。
    长安的布局是「东贵西富」,「南虚北实」。
    有权有势的府邸,一定是在太极宫和兴庆宫周围。
    哪怕同在一城,也如天上与地下。
    「噔噔……」
    男子来到深巷的一家小酒肆,驻足停顿以后,搓了搓手,轻轻地敲了一下门。
    「咯吱……客人里面请……」
    小酒肆门被打开,一股温暖扑面而来,男子微微点头,进入酒肆之中。
    「杜二来了……」
    这小酒肆里,围炉坐着十几名文人,男子进入后,有人喊了一声。
    此正是制科落第的杜甫。
    以此方式落第,杜甫心灰心冷,对李林甫玩弄权术,感到不忿。
    「博士,上一壶浊酒……」
    杜甫向在场的人一礼后,缓缓向管店博士说道。
    在此酒肆的,基本都是生活比较拮据的落榜文人。
    科举落榜以后,他们租住在长安的平民坊,以图来年再考。省去来回赶路的时间。
    但文人们要面对衣食住行等,哪怕是士族,囊中羞涩比比皆是。
    如杜甫这种,京兆杜氏。
    但父亲去世以后,失去生活来源。
    杜甫的祖父是杜审言,父亲是朝议大夫丶兖州司马。
    按照惯例,杜甫可门荫入仕的。因为杜甫的兄长夭折,他就是家中的长子。
    但杜甫将门荫入仕的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杜颖。
    他做到兄长的职责,对自己的四个弟弟和妹妹都很关爱。
    所以文人们一听说杜甫把门荫入仕让给弟弟,都非常尊敬杜甫。
    在大唐,生活一般和饮酒并不冲突。
    因为酒是大唐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的必需品,更高于茶。
    好酒喝不起,名酒更买不到,但未过滤的浊酒想喝到还是很简单的。
    「诸位在议论何事?」
    杜甫坐下以后,向周边的文书问道。
    他们经常到这个深巷酒肆,非常熟络。
    「天水王在华清宫被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且掌修书,修国史。此非首席宰相,亦有大相之权……」
    一名文人向杜甫说道。
    他们都知道天水王在中秋夜宴上,亲自到文人的区域见杜甫。
    所谓向王公「行卷」,跟这种待遇比起来不值一提。
    只叹时也命也!
    「这是好事!要恭喜天水王了。」
    杜甫由衷地高兴。
    李瑄拜相,就有人能制衡大奸臣李林甫了。
    他之前信誓旦旦的向李瑄说制科及第后,就去辅助李瑄,完成心中的抱负。
    现在则没有信心再去寻求李瑄。
    「李相颁布常平新法……还从华清宫传出两首诗。」
    有消息灵通的文人又说道。
    「为何诗?」
    杜甫连忙问道。
    他对李瑄的诗有强烈的兴趣,仅仅是诗文上,他觉得李瑄的才华不次于李白。
    《水调歌头》的体裁,开了先河。
    别说咏月,哪怕是秋词中,都难有比拟。
    「悯农……」
    那士人取出一张纸,在灯烛下缓缓张开,将两首诗念读出来。
    「这两首诗,不如之前的名作啊!」
    一名文人感叹一声。
    他觉得此诗不是盛唐气象,没有大唐的飞扬。
    盛唐诗歌所表达的艺术性是积极向上的。
    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浑厚雄壮。
    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豪迈奔放。
    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象玲珑。
    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雅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