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虚虚实实,不堪其扰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唐军没有其他援兵,此战我们必胜。如果唐军又有援军,我们需要视战况而定。」
    身为主帅,论悉诺匝在危机时刻必须当机立断。
    他令步兵依靠漓水皆阵,将所有的辎重丶粮食丶牛,放在军营的正中。
    其他北丶西丶南三面,皆以车子摆在前方,长矛步兵和弓手在车子后面,另外吐蕃还有一部分精锐的投石兵。
    他们将一车车早已准备好的石块倒下来,准备用他们心中「神圣」的兵器,去杀伤唐军。
    投石兵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兵种,古今全世界广泛应用。
    吐蕃投石兵用的工具名投石索。
    它是加强投石威力的简单可靠的工具。投石索一般用绳索编织,在中间带有弹兜,一端扎成一个可以套住手指固定的绳圈。
    投石兵使用时将石块放入弹兜,用绳圈套入手指,然后将另一端握在手中,投掷时面向目标飞速挥舞旋转投石索,当加速到极限时松手撒放,石块便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向目标。
    投石兵的威力并不小,他们的射程可以达到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以上。虽然投出的石头没有穿透力,但在高速加持下依旧可以把敌人砸成重伤。
    吐蕃人对骑射技能嗤之以鼻,因为按照吐蕃传说,弓箭是在黑夜叉统治时期出现的武器,是邪恶的兵器。
    投石索才是圣洁的兵器,因为投石索是神王穆杰阔王发明的,穆杰阔王的后代就是吐蕃赞普。
    当然了,吐蕃战士中也有不少善于射箭者,吐蕃人心目中降妖除魔的英雄格萨尔王也有善用弓箭的传说。
    从吐蕃军中装备大量弓箭就能看出,他们潜意识认为弓箭比投石索更有杀伤力,但是不愿意承认。
    ……
    另一边。
    「李帅,吐蕃未撤离,而是在安营扎寨,等待我军来攻。他们的骑兵在侧翼。另外,吐蕃的重步兵在安乡桥前列阵防守我镇西军丶漠门军。」
    探马向李瑄禀告吐蕃的动向。
    「我知道了,继续打探!」
    李瑄点头。
    他麾下的骑兵已经重新集结,距离吐蕃大军也仅有三十里不到。
    依旧是精骑在前,轻骑在侧翼,随时可以包抄,甲骑具装在后方数里。
    「吐蕃很懦弱。他们还有万骑,竟不敢主动出击。」车神塞对吐蕃的怯懦很鄙视。
    「吐蕃军队担心我军还有援军,所以才会结阵让我军主动进攻。」
    高适瞬间明白吐蕃的意图。
    「李帅,属下认为我军不能主动进攻,随着他们的粮草逐渐消耗,必会忍不住。」
    岑参也向李瑄说道。
    「不错。我们要与吐蕃进行一场持久战。」
    李瑄权衡后,点头说道。
    骑兵主动冲刺有车子为阻碍的阵形,必会付出巨大的死伤,甚至会功亏一篑。
    他们如果战败,将丢失整个安乡郡。
    「李帅,赤岭方向的敌军,我军也要留意,如果吐蕃有沟通,会围魏救赵,迫使我们回援湟水。虽然安乡郡很关键,但河湟之地才是陇右的核心。」
    杨绾向李瑄提醒道。
    「如果吐蕃威压河湟,我军可以聚集三万兵马防守。」
    李瑄深思片刻,又道:「为防止河湟之地有差池,我准备向河西节度使求援,请他派遣两到三万兵马,进入河湟之地。」
    「李帅英明!」
    诸僚认同。
    河西军总体兵力比陇右还强大一点,当突厥覆灭后,河西军少一个强敌,担子松许多。
    虽然夫蒙灵察还在与突骑施战斗,但突骑施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李瑄相信夫蒙灵察能派遣一部分士兵进入河湟。
    李瑄立刻写信给夫蒙灵察,承诺事后赠予河西军三千匹战马,五百头氂牛。
    夫蒙灵察权衡利弊后,一定会出军。
    因为陇右相当于河西的屏障,一直是抵抗吐蕃的桥头堡,一旦河湟出现大损失,被李隆基得知夫蒙灵察不出兵,必难辞其咎。
    李瑄能通过小船过漓水,向安思顺和钳耳大福下达指令。
    他令镇西军和漠门军合为一处,靠着安乡城南城门驻扎,建立防御阵地,不必去理会吐蕃重步兵。
    如果吐蕃重步兵要过桥,就让他们过去。
    若吐蕃大军撤离,唐军步兵冲过桥梁,与骑兵汇合进行追击。
    李瑄又下令游骑猎杀任何想要北上探查唐军虚实的吐蕃骑兵。
    大军除了少部分监视吐蕃动向,其他的士兵就地休息。
    在吐蕃大军神情紧绷,等待唐军进攻的时候,可唐军迟迟未动。
    一夜过去,吐蕃士兵精神萎靡不振。
    「李帅,我轻骑白天可从吐蕃大军周围掠过,精骑也出动,让吐蕃以为我军要进攻。」
    辛云京向李瑄建议道。
    「好!由辛将军率领轻骑执行。距离要把控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