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除贱为良运动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年轻时的李隆基一眼就看透本质。
    在贞观之治后,大唐的政局糜烂,土地兼并一度到达高峰,必然是衰落的趋势。
    开元盛世的诞生,与检田扩户有直接关联。
    问题是豪强大族已有防备,再没收一次籍外之田,或许能使财政增加一点,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豪强大族尾大不掉,籍外之田,也只是他们占有田地的一小部分。他们动用私刑,恃强凌弱,草菅人命,又如何去看待呢?除贱为良一旦展开,豪强大族必须公布土地,公布农奴丶奴婢数量。由朝廷进入审理,如果有巧取豪夺,草菅人命的事情,没收其全部家资,依法治罪。」
    李瑄沉着冷静地说道。
    如果真有大族只是努力经营,得来田产,也算他厉害。
    如果只是土地兼并,没有草菅人命,动用私刑。可以只没收土地,从轻处置。
    如果鱼肉乡里,被打上豪强的标枪。为祸者处死,家人流放西域。
    「只是没收籍外之田,豪强大族不敢有怨言。陛下要直接审理其家资,他们必然动乱抗拒。」
    刘晏向李瑄提醒道。
    在这个时代,地方上许多大族豪强都不乾净。
    李隆基检户扩田,只是让大族豪强肉痛。
    李瑄则是要他们命,没有人会束手就缚。
    在江南丶岭南等地,当牵连到地方太守县令的时候,他们害怕事情败露,也会与豪强联手。
    「朕在南方设力十个都督府,还有近十万锦衣卫,就是为了镇压内乱。」
    李瑄让宰相们不必有太多忧虑。
    豪强大族再厉害,也不可能有安禄山叛军厉害。
    没有盔甲,没有强弩,没有战马,注定他们在正规军面前不堪一击。
    在数百年前,王莽窃国以后,只知道颁布策令,而无视平民百姓的苦难。
    不过那时候豪强势力,和蓄奴的强盛,可比现在厉害多了。
    所以,在关心民心上,李瑄在十年前就开始做准备。
    王莽对军权的掌控力,跟他一比不值一提。
    李瑄的赫赫武功,连叛军都望而生畏。
    虽然都说李瑄「王莽谦恭未篡时」,但李瑄的威望是王莽不可比较的。
    「我朝自贞观以来,积弊已久。自古王朝终躲不过盛极而衰,前汉丶后汉丶魏丶两晋丶北魏丶北周丶隋,在灭亡之时,崩溃之际,都有豪强大族作祟。或如陛下所言,当除贱为良,摒除国家所产生的祸端。」
    李岘向李瑄回答道。
    时至今日,智者对王朝更迭的概念愈发了解。
    李岘是国家的捍卫者,他不相信一个国家能千秋万代。
    他也是宗室,维护李唐的统治。
    国家一旦败落,这些豪强大族兴风作浪的概率极大。
    安禄山叛军的时候,就有不少豪强献上家产,投资其中。
    「陛下只问罪过,如果被处置,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杨绾也开始支持李瑄。
    杨丶卢丶裴丶刘丶李。
    五个宰相,都是士族大姓。
    但士族之间矛盾重重,只是同姓,而非同意志。
    如杨绾这种,李瑄招募他的时候,他为穷得连路费都没有。
    还是他的亲戚合力给他凑足到陇右的盘缠。
    宰相深受李瑄的信任,他们若不能去断大事,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换掉。
    「臣赞同陛下的决议,没收籍外之田,治标不治本。勒令豪强除贱为良,才能震慑天下五十年。」
    卢奂也同意,出仕多郡的他感同身受。
    他没有李瑄的刚强,但对地方残害百姓的痛恨是一定。
    卢奂话落后,刘晏和裴遵庆又纷纷表态。
    犯罪者理应惩罚。
    他们是变革派,以「大人虎变」和「君子豹变」自居。
    因顾忌影响,而轻拿轻放,姑息地方豪强大族,使千万百姓受苦受难,他们就不配为宰相了。
    而且他们了解李瑄。
    想说服李瑄,第一是要道德上占理。
    第二是要在律法上占理。
    在大局上,李瑄已谋划十个都督府在南方,现每个都督府平均两万士卒,且五千精锐骑兵,一千以上强弩手。
    豪强大族的行径,没有一处占理。
    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李瑄会在这个时候颁布摊丁入亩。
    除贱为良后,摊丁入亩的诸多隐患将被遏制。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