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面庞。
    “随我来!”
    骑兵头领听到天可汗这三个字后,不敢怠慢,立刻下令麾下收起兵器,引三名男子去见自己的酋长。
    他们正是回纥的附属,薛延陀人。
    曾经薛延陀成立汗国,一时鼎盛,连回纥都是薛延陀汗国的附属。
    现物是人非,薛延陀汗国被大唐灭亡后,只能以部落的形势存在,四处依附。
    回纥汗国建立后,薛延陀反过来成为回纥的附属。
    薛延陀人看回纥风雨飘摇,大唐征伐回纥,让他们想起一些不太美好的记忆。
    面对移地健的大可汗令,他们不反对,不回应,不行动。
    完全是见风使舵的心态。
    不一会儿,大唐的三名锦衣卫被带入薛延陀的牙帐中。
    薛延陀的酋长为乌时健,他带领族人在金山东南的牧场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力量。
    这里紧邻大唐的天山省,他们要面临北庭军和敦煌军。
    距离居延海也不到千里。
    “见过薛延陀酋长。”
    领头的锦衣卫千户,名马燧。
    他身长六尺二寸,仪表堂堂,富有风度。
    马燧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马季龙曾经武举及第。
    天宝年间,马燧有次和几个哥哥读书,放下书叹气说:“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
    那时的马燧,就看出大唐底层的矛盾与节度使的祸患。
    马燧沉着勇敢多智谋,博览各种书籍,擅长兵法,他一直渴望从军。
    也仰慕李瑄这样的英雄,只恨自己成材太晚。
    在李瑄得到李隆基禅位后,马燧对锦衣卫感兴趣,并加入锦衣卫。
    河北除贱为良时,马燧擒住狗急跳墙的乐安太守崔克华,因此一路晋升,至金龙司千户,授予中校军衔。
    “大唐与回纥开战,你怎么敢来见我?”
    乌时健见马燧等人后,沉着脸说道。
    “天可汗封叶护太子为大可汗,而移地健不尊天可汗诏令,伪造英武可汗遗诏,人神共愤。大唐只是受叶护太子邀请,平定叛贼移地健,非与回纥大战。与薛延陀更无关系。”
    马燧不卑不亢,缓缓向乌时健说道,末了,马燧还补充一句:“酋长是尊奉正统叶护太子,还是尊奉叛贼移地健呢?”
    “劳烦使者回去禀告天可汗,我薛延陀不会掺合叶护太子和移地健争权夺利。”
    乌时健对何方忌惮,只想保全薛延陀部实力。
    草原上以轻骑为尊,他想着不论哪一方衰落,薛延陀都将有机会。
    就算无法复立汗国,也可以脱离回纥的控制。
    乌时健不想向任何势力缴纳赋税,自己的部落都无法吃饱穿暖,还要供养其他部落。
    最多是向大唐进贡。
    “辅佐正统平定叛乱,还需要这么小心翼翼?这样的大事,以薛延陀这样的大部落,还想置身事外吗?”
    马燧笑着向乌时健反问。
    两边都不想得罪,就是两边都得罪。
    大唐要的不是中立,而是向郁督军山西面进攻,为大唐牵制一部分兵马。
    使大唐更容易取得胜利。
    “怎么,使者只有三人,还想威胁我吗?”
    乌时健好歹也是酋长,对马燧的语气十分不爽,他拿出自己的威势,瞪着马燧说道。
    “我为唐使,持唐剑,只是好言相劝!天可汗御驾亲征,作为天下共主,草原诸部服膺,不是应该的吗?还是说酋长不将天可汗放在眼里,视天可汗诏令如废纸?”
    马燧握着剑柄,举重若轻,无惧乌时健的威胁。
    大唐多仰慕汉风,特别是马燧这样的人,愿意效仿汉代的使者,九死不悔。
    天可汗,可不是说说而已。
    薛延陀臣服回纥已久,之前回纥只是名义臣服大唐,让薛延陀认为自己的兵马归自己管。
    但天可汗这三个字,犹如千钧之重,让乌时健心悸。
    移地健宣扬“天可汗将死草原”的鬼话,他从未相信。
    “如果酋长不同意,请放开道路,让我西域五万铁骑,从薛延陀的领地通行。”
    见乌时健脸色难看,马燧又火上浇油地。
    事实上,大唐不可能从西域调五万铁骑。
    但大唐和天可汗,就是马燧的底气。
    “薛延陀自大唐建立以来,就与大唐拥有深厚的友谊,并多次向大唐纳贡称臣。对天可汗,薛延陀一直敬若神明,任何违抗天可汗者,都是大逆不道。”
    一听西域铁骑要借道,乌时健立刻被吓道。
    他从座位上起身,面色苍白,话语也软了下来。
    西域铁骑,是大唐最能打的军队之一。
    若从薛延陀地盘上借道,以薛延陀的族部数量,必被吞噬得渣都不剩。
    “酋长愿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