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乱,二十四都督府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海贼可不止吴令光,沿海地带从不缺少。
    有楼船和神臂弩,定可以让海贼无所遁形。
    也关系到大唐未来的走向。
    郭子仪为太原都督,李瑄召集这个老将,与其一番谈论后,授他为上柱国,封晋国公,和李光弼同等地位。
    太原军拥兵四万五千,分天兵军丶大同军丶横野军丶岢岚军丶云中军五军。
    军之长吏,为将军。今后会标榜身份。
    其中天兵军依旧是太原强军,拥有一万五千人,其中骑兵一万。
    其馀四军合起来骑兵只有一万五。
    以后不会再有防御性质的守捉,只有打探敌人动向的戍堡。
    太原军将来也可以作为出征东北的主要力量。
    李瑄改南阳太守王难得为灵武都督,统领原本的朔方军。授上柱国,封卫国公。
    灵武都督有五万兵马,其中骑兵三万。李瑄削去三受降城驻扎的兵马和安北都护府的兵马。
    不论是灵武,还是太原,都有一部分愿意参军的新军在内。
    李瑄任命浑瑊为荥阳都督,掌嵩山丶崤山丶颍水丶泗水四军,共兵马两万人,其中五千骑兵,除了军官以外,多为新兵构成。主要是控制除泰山以东的河南道地区。
    授浑瑊为柱国,灵武郡公。
    李瑄任命车神塞为凤翔都督,辅佐禁军控制关中,授上柱国,封郑国公。
    凤翔都督府共三万人,掌岐山丶华山丶渭水丶蓝田丶洛川六军。
    至此,车神塞和车光倩父子同为都督,引得佳话。
    李瑄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不需要监军制度,因为监军必然会对将领形成约束,成为失败的因素。
    李瑄要用一套规则,使将领们不造反的同时,又能保持强悍的战斗力。
    撤掉李广琛的上党都督,改为河东都督,封柱国,上党郡公。
    河东都督府治所在蒲津渡,领兵两万五千,分平阳丶上党丶蒲津丶太行丶井陉五军,驻扎在晋地。
    这个多山的地区,李瑄当过钦差,知其官吏玩忽职守,非常难以管理。
    至于年老多病的哥舒翰,主动向李瑄辞职,在洛阳养老。
    李瑄没有亏待他,提拔他的儿子歌舒曜为天策卫将军。
    另一个儿子歌舒晃为岐山都督。
    知道他的儿子不是省油的灯,得放在身边安排一番。
    哥舒翰对此很激动,能成为天策卫的将领,他即便是死,也可瞑目。
    李瑄任命李嗣业为安西都督,领三万兵马,分为安西五镇。并授予他上柱国,齐国公。
    任命马璘为北庭都督,领两万兵马回北庭,为瀚海丶天山丶伊吾三军,授柱国,安乡郡公。
    李瑄充分考虑士卒的家乡因素,不论是西域,还是朔方,以士卒的家为先。
    即便是河西陇右的士卒,李瑄尽量安排他们在中原丶关中,回家探亲时更方便。
    这一来二去,洛阳的兵马所剩无几,某些地方还需要再招募。
    长安招募的五万新兵,除了自愿归乡的,还有三万留下,分配到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瑄的天策卫扩张为两万人。
    除了补全战死者,新入天策者,都是各军的勇士,善骑善射。
    听到天策卫招募后,踊跃报名。
    但李瑄也清楚,有的地方他还没完全控制,比如剑南。
    剑南都督崔圆还掌控着剑南军,关键是此人是庸将,李瑄很不放心。
    此番任命以后,安西都督李嗣业丶北庭都督马璘丶敦煌都督郭虚己丶武威都督李朱师丶柏海都督南霁云丶青海都督段秀实丶凤翔都督车神塞丶灵武都督王难得丶太原都督郭子仪丶范阳都督李光弼丶平卢都督王思礼丶河东都督李广琛丶荥阳都督浑瑊丶北海都督车光倩丶剑南都督崔圆。
    一共十五个。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柘枝城都督府,不计算在内。
    同时,李瑄以剿灭「叛贼」为名义派下淮南丶江南丶岭南丶山南丶黔中的十万兵马,会组成十个都督府。将来每个都督府兵力不大于两万。
    其中一个都督府把剑南都督代替。
    这些主要吸纳地方郡兵为主。
    郡县的治安,以后由更专业的捕快代替,以县卒辅助,不会设郡兵。
    将来为二十四都督府,加上柘枝都督的布局。
    中央军方面,以两万天策卫,两千羽林军丶两千龙武军丶两千飞龙禁军丶四千金吾卫为主。
    不存在什麽北衙丶南衙,飞骑丶彍骑之类。
    金吾卫负责两京守卫。
    其他军负责仪仗丶祭祀等,并且强化训练,以备战场。
    而天策卫主动随大军出击征伐。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