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坐镇,肯定要无忧无虑的疯玩啊。</P>
不过最让人期待的是年夜饭。</P>
因听说来年小哥几个要出远门,王区长舔着脸来凑热闹,里里外外十多个人。</P>
对客人来说倒也无妨,可对赵三元和康木昂来讲,过年从来没有像这样热闹团圆,心中有种难以言明的滋味。</P>
总而言之,两人都想永远这般,举目四望皆是值得信任的亲朋好友,大家健健康康的,无灾无难。</P>
推杯换盏,欢声笑语。</P>
坐在主位上的莫闻山最德高望重,他见时候差不多,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一一派发,用他的话讲叫借花献佛,里边都是之前刘芒泛稀里糊涂给的钱,红包份额都不小。</P>
除了孩子之外,唯一得到红包的只有赵三元,也不知是老爷子内心对他更加偏爱,还是更加不放心,依旧把他当个没长大的孩子。</P>
“老爷子,有啥用得着我的地方不?要是用车您随便言语,我保管安排的明明白白。”佛顶珠拍着胸脯保证,但看模样是喝高了,要知道这回出的是远门,哪能开轿车?</P>
莫闻山笑道:“王区长不必麻烦,我先带几个小的坐火车去趟帝都和津门,然后视情况走水路南下,汽车多有不便,一些乡野无法进入。”</P>
佛顶珠立马提高了音量,“火车?坐火车好啊,您老放宽心,明天我就让人去买票,必须买顶顶好的车次!”</P>
这回莫闻山没有回绝,笑着点头。</P>
“唉,这一走也不知啥时候再能见面。”李冬至感慨万千,“不管如何,您老和几位小辈都要保重身体,家里有我帮衬,各位放宽心,肯定不会出任何问题。”</P>
回忆过往,缘分的奇妙让素昧平生的人相互牵绊,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交往以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李冬至完全将赵三元等当亲弟弟看待。</P>
可未来的事,谁有说得准?</P>
他不难猜出莫闻山此番用意,必然有带弟子出去躲风头的因素在。</P>
也好,最近听说关东军特高科那边动作频频,不知是在折腾啥。</P>
莫闻山碰了碰李冬至的酒杯,“明人不说暗话,我很清楚你对我那俩傻徒弟的心意,我更明白你还得为张大帅办事,咱们突然入关的事他必然会问你,对吧?”</P>
一个社会老油子,一个官场老油子,心里都门儿清得很,也知道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P>
张大帅为啥要找赵三元和康木昂?</P>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和李冬至的关系。</P>
够好,够硬,从中有缓冲无需直接控制,必要时还能传回关键情报。</P>
真以为张大帅当甩手掌柜?</P>
永远不要小瞧一名枭雄。</P>
李冬至面露苦笑,“确实,一旦老帅得知三元等人要出关的消息肯定会问我。”</P>
“没关系,你如实说就行。”</P>
“怎么个如实说?”</P>
莫闻山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就说三元和小康的师父知道有关阴阳师的事了,为了不让俩傻徒弟嗝屁,便带他们入关去拜各个山门,多整点硬本事,快则一年左右,再慢也不会超过两年,必回奉天,张大帅正值壮年,手下能人异士无数,不差咱们这一两年吧?”</P>
“好,就照老爷子的意思去说。”李冬至不由得大舒一口气,他之前真的很纠结到底该如何回应老帅。</P>
撒谎吧,容易被干。</P>
实话实说吧,怕对不住老弟们。</P>
与此同时,赵三元几个小辈在院中一边赏月一边喝大酒。</P>
之前四个兄弟谁也没想到会要入关,冷不丁的要出远门,心中又是忐忑,又是期待,有种小学生隔天要去春游的感觉。</P>
“民国十七年了啊,日子过的真快。”</P>
“是挺快,但从袁大脑袋到现在,都不知道谁能当好这个家。”</P>
“管那么多干啥?咱们该吃吃该喝喝,又不是天塌下来了,轮不到咱们这些小人物担忧。”</P>
“我是怕各路诸侯再掐起来,要赶上中原大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P>
“应该不会吧?至少河北和热河还是稳妥的,毕竟是奉军的地界,况且我离开奉天城前补充了很多弹药,遇到危险喷就完了。”</P>
“好家伙,你进了回土匪窝子,说话是越来越像土匪了啊,咱们都是文明人,轻易别亮家伙,都说身怀利器杀心四起,枪啊炮啊啥的我怕你年纪小把握不住,要不放刘哥我这?”</P>
“你要馋了就直说,回头我管小李子弄几把不就完了?又不是要坦克车,问题不大。”</P>
“算了算了,我怕崩自己脚面上。”</P>
“前路漫漫啊,要是顺道的话我想回五台山看看师父,也不知他老人家怎么样了。”</P>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老头在莪啥也不怕。”</P>
“话不能这么说,要不咱们批一卦看看凶吉吧?”</P>
“老康,上。”</P>
“喝的五迷三倒的我怕叫不准,这样,咱们一人摇一次再开,谁也别落下。”</P>
“我先来。”</P>
“差不多行了啊老刘,照你这么整鸡蛋都得摇散黄了。”</P>
“哎!别用嘴叼啊!”</P>
“走你,开!”</P>
四个人在雪地上欢声笑语,说是批卦,其实大多注意力都没在卦上。</P>
闹来闹去很快演变成东北保留节目,打雪仗。</P>
哪怕是病号吕秀才都没能幸免,连连求饶。</P>
玩到兴起,赵三元拎起铜锣大声吆喝。</P>
“夜半!大年初一,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P>
皑如峰峦雪,皎若云间月,鞭炮与孩童的嬉戏声此起彼伏....</P>
民国十七年,正月初十。</P>
一老四小的专业团队入关南行。</P>
泽雷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