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谢谢蝈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多天没有打八段锦和太极了。
    或许是三个小时的机械结构认知花费了不少精力,江力昨晚早早就睡。
    现代的胖哒人,除了那些家里有小孩的,有几个人是早于11点就睡觉的?
    有,但很少。
    绝大部分都得过11点才睡,但也绝大部分都会在12点前入睡。
    12点后睡觉的除了上中班和夜班的,基本都是单身狗。
    这里的单身狗和他/她结婚与否无关,结婚了,另一半不在身边,也是单身狗。
    至少是暂时的单身狗。
    早睡的后果就是早起,身体被改造过后本来睡眠质量就高,睡眠时间也少。
    身体和脑力恢复也快。
    江力起床的时候,木原兄妹俩还没过来,看看时间,才早上七点。
    几个学生也是如此,他们都是住在地底,没有江力这样的特权可以住在大棚里。
    跑厨房去看了看,还有前天木原和几个学生做豆腐留的一大锅豆浆。
    天天喝粥喝豆浆也没意思,干脆把豆浆点了,弄点豆腐脑吃吃。
    关键是嘴馋了。
    还有些面粉,剩不多,不管是蒸馒头还是做包子饺子都不够。
    干脆炸点油条来吃。
    胖哒吃油条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油条原名油炸桧,是岳飞冤死后民间逐渐盛行起来的小吃。
    意思是秦桧夫妇俩该下油锅。
    这两年不知怎的,竟然还有人想为奸臣翻案,这里面也许就有祖宗被金人杀害的家伙,也不知道它们祖宗会不会在地下把棺材板都摧碎了?
    江爸江妈的年代,油条里是加了名明矾的,这样炸出来的油条很是酥脆。
    再后来,八九十年代,有黑心商贩为了让油条发得更好看,更蓬松,打起了用洗衣粉的主意。
    有那么些年,油条让许多人谈之色变。
    后来国家管的严,抓得严了,明矾有害也不让用了。
    再就是面粉经过一次次的改良,酵母的活性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好。
    油条终于又回归到本该有的样子。
    早期的面粉为了要做出蓬松酥脆的油条需要花很多功夫,也要加不少科技。
    现在不用了,就是费时间而已。
    甚至有人专门开发了油条粉,让家庭做油条更是省事。
    江力没带油条粉来,但有机器佣人在,发酵也是简单了许多。
    把面粉、酵母和少许的白糖以及盐混合后,加温水。
    搓成面絮后,在揉成面团,盛在容器中发酵。
    酵母活性最高的温度在30℃左右,所以温水就是30℃。
    原来江力是带不了酵母上天河翼的,在折叠后的检查替换中,江力带的酵母会被灭活。
    羽林岛辟成试验区后,这方面放宽了许多。
    于是就带了酵母进来,然后在检查时候发现,这个酵母在天河翼也有,不过是存在于自然之中。
    也不知道是天河翼自己就有,还是跟着天河人来的,又或者是某个早期的观察员从蓝星带回来的。
    有酒的地方怎么可能没酵母?
    面团发酵的过程在胖哒一般人没有恒温设施,所以要发酵很久。
    大棚的厨房里有齐全的设备,又有机器佣人在。
    发酵就简单多了。
    酵母活性最高是30℃,但是酵母最大的增殖温度还是要低个一两度。
    天河翼的温度与蓝星温度没什么不同,一样是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江力把温度设定为29℃,这样又能保证酵母的高活性,还能让酵母增殖速度加快。
    让机器佣人看着面团,江力就出发巡逻去了。
    四白没跟着,这两天这个小家伙被么么的零食收买了,黏着小姑娘,睡觉也跟着。
    巡逻完一圈,跑灯塔顶端做了一遍八段锦和太极,打道回府。
    现在羽林小镇的住户注意力都在大棚和鱼池这里。
    曾经因为江力的提议而进行改造后红了一段时间的灯塔开始冷落了,没人来了。
    江力回到大棚看到的就是大棚外三三两两早起锻炼的羽林人。
    都不走远,都围绕着大棚。
    看到江力,不管认得不认得的都笑着跟江力打招呼。
    很少有人知道江力就是羽林镇的巡护员。
    但,只要是能进大棚的,不管是谁,都能获得羽林镇居民的尊敬。
    这可是为他们的食物辛勤劳作的人,天河人并不吝啬对这些人的敬佩和感激。
    在试种试养上,有中枢智能系统在,人无法作弊。
    系统是死的,人可是活的。
    只要这些大棚里的人肯把他们日常吃的漏一点出来,就够了。
    在羽林镇的人看来,大棚里的人,天天吃的是天然食物,就连洗漱用的水,也是用天然食物泡过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