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应天府要变天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更何况是那群连马掌都钉不齐全的蒙古鞑子呢?
    他们唯一的屏障,便只剩下了灵活机动,能够快速袭扰,也能够快速撤退。
    这种疲兵战术,可以将大明的军队活生生拖垮。
    而每次,他们也都是这样做的。
    大明的军队,总是会陷入极端的被动之中,被蒙古鞑子们累到脱力之后,才会真正迎来对方的决死冲锋。
    每当这时候,大明军队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失惨重。
    当太子朱标看完了密函,知道了十二弟是如何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打退了蒙古鞑子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之后,更是兴奋得难以自已。
    “父皇,我大明能有十二弟这样贤良淑德的幌子,乃是天下苍生至福啊!”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他索性咬咬牙,再度跪在了朱元璋的身前。
    “儿臣朱标,恳请父皇将太子之位,赚由十二皇弟继承!他是比我更加的太子人选!父皇,请相信儿臣的判断吧!”
    说到这儿,太子朱标又好似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湘王朱柏早先的多方功绩都缓缓说了出来。
    铁浮屠、关宁铁骑、渡海战舰、乞活军……
    盛名之下,绝无虚士。
    老十二都这么强悍、霸道,更何况是他麾下的这群精兵强将呢?更是一个个充满了勃勃战意。
    剑锋所指,敌莫敢当!
    经过太子殿下的一番倾情讲述之后,他最终毅然决然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儿臣才觉得,十二弟远比儿臣要更加适合太子这个位置。”
    “想必,由十二弟来继承大统,我大明国力必然能够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其实,沉默的远不只是朱元璋一人而已。
    在场的诸位大臣们,在听到太子殿下的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之后,都不由瞪大了双眼,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徐达、方孝孺二人彻底僵在了原地,好似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般。
    至于杨宪、宋濂,他们更是差点没当场惊掉下巴!
    虽然二人也曾私底下设想过,倘若由湘王殿下来担当太子,往后继承大统,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当然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只敢在心头想上一想而已,根本就没想着去实施。
    别说实施了,就连想也只是囫囵吞枣似的,不敢想得太详细了,生怕自已出了岔漏,被锦衣卫的人给抓住了话柄。
    即便是稳健如刘伯温,在听到太子殿下的这个提议之后,眼中也冒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但是!
    只要设身处地去想上一想,似乎这桩事情又是情理之中的了。
    甚至可以说是,当下这场危机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最有解!
    毕竟,倘若没有湘王殿下的未雨绸缪,没有事先在北部疆域修筑九座军镇进行防御。
    那么蒙古鞑子们,便可凭借着胯下神骏,肆意在大明国土之中驰骋、掠夺。
    倘若当真如此,那受苦受难的,自然就是北疆的百姓们了。
    湘王殿下的这番举措,简直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如此大的贡献,那自然是当得起太子这个赏赐的。
    之所以方才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主要还是因为这桩事情太过惊世骇俗了。
    太子之位,毕竟是早就已经注定了的。
    这桩事情能且只能是太子殿下朱标,由他亲自来提出。
    只要换做是在场任何一个人,那就是欺君罔上之罪,大逆不道之言,是无君无上的表现,是会被即刻拖出去斩首的重罪。
    所以,这便是为什么刘伯温迟迟一言不发的原因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太子朱标的这一席话,彻底将朱元璋说得沉默了。
    他听完了太子朱标的话,不由低头沉默良久,却始终没有多说一个字。
    此时朱元璋的表情晦涩难明,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想些什么……
    皇宫的大门,再一次洞开。
    但这一次,领头的却不再是吴伴伴,而是太子朱标。
    跟随在太子朱标身后的,也并非是宫中宦官,而是朝中重臣!
    不单单是方才跪在勤政殿前的诸位,甚至连未曾到场的众人,文武百官齐齐到场!
    所有人,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一路浩浩荡荡走着。
    这种阵仗,看得应天府的老百姓们一个个都瞪大了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撼。
    倘若要说之前见识那道圣旨,还可以说是仪仗惊人,可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现在这种阵仗,那可真的可谓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甚至比之前的圣旨仪仗,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百姓们就算再怎么愚钝,一天之内连续经历了这两次远超常态规格的仪仗,也心里明白,这肯定不会是什么寻常事情。
    今天这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